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5页 |
1.1 铝合金的优点和应用 | 第9-10页 |
1.2 铝合金的铸造方法及特点 | 第10-11页 |
1.3 消失模铸造技术简介 | 第11-16页 |
1.3.1 消失模铸造技术发展历史 | 第11-14页 |
1.3.2 消失模技术的工艺流程 | 第14页 |
1.3.3 消失模技术的特点 | 第14-15页 |
1.3.4 消失模铸造技术的应用范围 | 第15-16页 |
1.4 消失模铝合金铸造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 第16-23页 |
1.4.1 消失模铝合金铸造的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1.4.2 消失模铝合金铸造的应用现状 | 第20-23页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3-24页 |
1.6 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第二章 试验方法 | 第25-33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25页 |
2.2 试验设备 | 第25-29页 |
2.2.1 电热切割机 | 第25-26页 |
2.2.2 干燥设备 | 第26页 |
2.2.3 真空系统 | 第26-27页 |
2.2.4 三维振动台 | 第27页 |
2.2.5 熔炼设备 | 第27-28页 |
2.2.6 金相显微镜 | 第28页 |
2.2.7 万能试验机 | 第28-29页 |
2.2.8 扫描电子显微镜 | 第29页 |
2.3 试验工艺过程 | 第29-32页 |
2.3.1 模样及浇注系统制作 | 第29-30页 |
2.3.2 涂料的涂挂 | 第30页 |
2.3.3 造型 | 第30-31页 |
2.3.4 铝合金的熔炼 | 第31-32页 |
2.3.5 铝合金浇注 | 第3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工艺因素对消失模铝合金铸件质量影响 | 第33-53页 |
3.1 铝合金液的吸气与孔缺陷的形成 | 第33-34页 |
3.1.1 铝合金液中针孔、气孔来源 | 第33页 |
3.1.2 影响铝合金吸气因素 | 第33-34页 |
3.1.3 铝合金液中气孔的形成机理 | 第34页 |
3.2 工艺因素对消失模铝铸件孔隙率及其力学性能影响 | 第34-45页 |
3.2.1 工艺因素对铝铸件孔隙率影响 | 第35-41页 |
3.2.2 工艺因素对力学性能影响 | 第41-44页 |
3.2.3 断口形貌分析 | 第44-45页 |
3.3 工艺因素对微观组织影响 | 第45-46页 |
3.4 单因素对铝铸件孔隙率及密度影响 | 第46-50页 |
3.4.1 浇注温度的影响 | 第47-48页 |
3.4.2 模样密度的影响 | 第48-49页 |
3.4.3 负压度的影响 | 第49-5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0-53页 |
第四章 铝合金底座的消失模铸造 | 第53-57页 |
4.1 底座铸件的铸造 | 第53-54页 |
4.2 底座铸件孔隙率和密度 | 第54页 |
4.3 底座铸件微观组织 | 第54-55页 |
4.4 底座铸件力学性能 | 第55页 |
4.5 底座铸件与试验试样的对比分析 | 第55-56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五章 影响消失模铝铸件孔缺陷的其他因素及防治措施 | 第57-61页 |
5.1 精炼处理 | 第57页 |
5.2 涂料 | 第57-58页 |
5.3 浇注系统 | 第58页 |
5.4 变质细化处理 | 第58-59页 |
5.5 型砂 | 第59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致谢 | 第67-6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