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导论 | 第10-16页 |
(一)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1、问题的提出 | 第10页 |
2、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二) 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2、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5-16页 |
1、研究思路 | 第15页 |
2、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一、基于活动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实施及其意义 | 第16-22页 |
(一) 基于活动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实施及其主要形式 | 第16-18页 |
1、基于活动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实施的涵义 | 第16-17页 |
2、基于活动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实施的主要形式 | 第17-18页 |
(二) 基于活动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实施的主要特征 | 第18-20页 |
1、主体性 | 第18页 |
2、发展性 | 第18-19页 |
3、动态性 | 第19页 |
4、思辨性 | 第19-20页 |
(三) 基于活动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实施的意义 | 第20-22页 |
1、有利于更好的落实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 第20页 |
2、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效 | 第20页 |
3、有利于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 第20-22页 |
二、基于活动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 第22-26页 |
(一) 课堂教学目标落实不到位 | 第22-23页 |
1、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得不到有效整合 | 第22-23页 |
2、课堂活动偏离教学目标 | 第23页 |
(二) 教师角色落实不到位 | 第23-24页 |
1、放任自流,主导性缺失 | 第23-24页 |
2、忽视学生,对预设与生成处理不当 | 第24页 |
(三) 学生主体地位落实不到位 | 第24-26页 |
1、学生参与的广度和热度不足 | 第25页 |
2、学生参与的深度与效度不足 | 第25-26页 |
三、基于活动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实施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6-29页 |
(一) 对基于活动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实施认识不足 | 第26-27页 |
1、部分教师对基于活动的课堂教学实施的认识不足 | 第26页 |
2、部分学生对基于活动的课堂教学的认识有限 | 第26-27页 |
(二) 应对基于活动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实施的能力欠缺 | 第27-28页 |
1、部分教师组织实施基于活动的课堂教学的能力欠缺 | 第27页 |
2、部分学生参与基于活动的思课堂教学的能力欠缺 | 第27-28页 |
(三) 缺乏必要的条件支持 | 第28-29页 |
1、时间条件的限制 | 第28页 |
2、课堂氛围的影响 | 第28-29页 |
四、解决基于活动的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实施中现存问题的对策 | 第29-34页 |
(一) 深化对基于活动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实施的认识 | 第29-30页 |
(二) 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学生参与能力 | 第30-32页 |
1、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 第30-31页 |
2、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 | 第31-32页 |
(三) 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 | 第32-33页 |
(四) 完善基于活动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 第33-34页 |
结语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
致谢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