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页 |
1.2 课题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9-13页 |
1.2.1 双圆弧齿轮的发展史 | 第9-10页 |
1.2.2 国外研究状况 | 第10-11页 |
1.2.3 国内研究状况 | 第11-12页 |
1.2.4 双圆弧齿轮传动发展趋势 | 第12-13页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13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双圆弧齿轮传动设计及校核CAD系统 | 第15-25页 |
2.1 CAD技术概述 | 第15页 |
2.1.1 CAD技术发展趋势 | 第15页 |
2.1.2 CAD系统简介 | 第15页 |
2.2 双圆弧齿轮CAD系统组成及应用环境 | 第15-16页 |
2.2.1 双圆弧齿轮CAD系统的组成 | 第15-16页 |
2.2.2 系统应用环境 | 第16页 |
2.3 设计CAD系统 | 第16-21页 |
2.3.1 设计程序框图 | 第16-18页 |
2.3.2 双圆弧齿轮设计CAD系统 | 第18-20页 |
2.3.3 设计中的计算模块 | 第20-21页 |
2.4 校核CAD系统 | 第21-24页 |
2.4.1 校核程序框图 | 第21-22页 |
2.4.2 双圆弧齿轮校核CAD系统 | 第22-23页 |
2.4.3 校核中的计算模块 | 第23-2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双圆弧齿轮传动的可靠性优化设计 | 第25-39页 |
3.1 可靠性设计准则 | 第25-27页 |
3.1.1 应力分布及可靠度 | 第25-26页 |
3.1.2 许用应力的隶属函数 | 第26-27页 |
3.1.3 可靠性设计准则 | 第27页 |
3.2 优化实例及主要参数 | 第27页 |
3.3 优化模型的建立 | 第27-35页 |
3.3.1 目标函数 | 第27-28页 |
3.3.2 设计变量 | 第28页 |
3.3.3 约束条件的确定 | 第28-35页 |
3.4 优化模型的求解及结果分析 | 第35-37页 |
3.4.1 优化方法的选择原则 | 第35页 |
3.4.2 MATLAB在机械优化设计中的应用 | 第35页 |
3.4.3 MATLAB的优化工具箱 | 第35页 |
3.4.4 利用fmincon函数计算最优解 | 第35-36页 |
3.4.5 求解结果对比分析 | 第36-3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四章 基于Pro/E双圆弧齿轮参数化建模及虚拟装配 | 第39-49页 |
4.1 软件Pro/E简介及优势 | 第39页 |
4.1.1 Pro/E软件简介 | 第39页 |
4.1.2 Pro/E在参数化方面的优势 | 第39页 |
4.2 双圆弧齿轮建模过程 | 第39-44页 |
4.2.1 基本齿廓及齿廓参数 | 第39-41页 |
4.2.2 输入基本参数 | 第41页 |
4.2.3 添加尺寸间关系式 | 第41页 |
4.2.4 创建基本曲线和螺旋线 | 第41-43页 |
4.2.5 对齿廓进行绘制 | 第43页 |
4.2.6 齿轮实体模型的建立 | 第43-44页 |
4.3 参数化设计程序实现 | 第44-45页 |
4.4 齿轮虚拟装配及啮合性能分析 | 第45-48页 |
4.4.1 虚拟装配的概念及意义 | 第45页 |
4.4.2 齿轮的虚拟装配 | 第45-46页 |
4.4.3 啮合齿轮的干涉检测分析 | 第46页 |
4.4.4 啮合齿轮的运动学分析及碰撞检测 | 第46-4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五章 双圆弧齿轮传动的应力分析 | 第49-67页 |
5.1 引言 | 第49页 |
5.2 ANSYS软件简介 | 第49页 |
5.2.1 ANSYS简介 | 第49页 |
5.2.2 ANSYS功能特点 | 第49页 |
5.3 利用ANSYS分析齿根弯曲应力 | 第49-56页 |
5.3.1 创建有限元分析模型 | 第49-50页 |
5.3.2 齿根弯曲应力的分析过程 | 第50-54页 |
5.3.3 齿根弯曲应力的结果分析 | 第54-56页 |
5.4 利用ANSYS分析齿面接触应力 | 第56-65页 |
5.4.1 创建三齿接触模型 | 第56-57页 |
5.4.2 齿面接触应力的分析过程 | 第57-62页 |
5.4.3 齿面接触应力的结果分析 | 第62-6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7-69页 |
6.1 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及结论 | 第67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致谢 | 第73-7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