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植物病害及其防治论文--侵(传)染性病害论文

稻瘟病菌两个致病相关基因ZNF1和CKS1的鉴定及生物学功能分析

致谢第6-8页
摘要第8-11页
ABSTRACT第11-13页
缩写词第18-19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9-42页
    1 稻瘟病及稻瘟病菌概述第20-23页
    2 稻瘟病菌致病分子机理研究第23-37页
        2.1 稻瘟病菌信号途径研究进展第23-31页
            2.1.1 cAMP-PKA信号途径调控早期表面信号识别和附着胞分化第23-26页
            2.1.2 稻瘟病菌MAPK信号途径研究第26-31页
                2.1.2.1 Pmk1 MAPK信号途径调控后期附着胞的形成及穿透第27-29页
                2.1.2.2 Mps1 MAPK信号途径调控细胞壁完整性以及附着胞穿透第29-30页
                2.1.2.3 Osm1 MAPK信号途径参与细胞渗透调节第30-31页
        2.2 稻瘟病菌分生孢子产生机制研究第31-33页
        2.3 细胞周期调控的稻瘟病菌附着胞形成及侵染研究第33-35页
        2.4 稻瘟病菌转录因子研究进展第35-37页
    3 Cks1蛋白(Cyclin-dependent kinase subunit)研究概况第37-42页
        3.1 Cks1蛋白功能研究概况第38-40页
        3.2 Cks1蛋白结构特点第40-42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42-70页
    1 试验材料第42-47页
        1.1 供试菌株第42页
        1.2 供试质粒载体第42页
        1.3 供试植物第42页
        1.4 供试分子生物学试剂第42-43页
        1.5 供试抗生素第43页
        1.6 供试培养基及配方第43-47页
    2 试验方法第47-70页
        2.1 常规分子生物学实验操作第47-56页
            2.1.1 PCR技术第47-50页
            2.1.2 DNA操作第50-55页
                2.1.2.1 大肠杆菌质粒DNA提取第50-51页
                2.1.2.2 稻瘟病菌基因组DNA小量快速提取第51页
                2.1.2.3 稻瘟病菌基因组DNA大量提取(CTAB法)第51-52页
                2.1.2.4 DNA电泳第52页
                2.1.2.5 DNA凝胶回收第52-53页
                2.1.2.6 DNA酶切第53页
                2.1.2.7 质粒DNA酶切片段去磷酸化(SAP)第53-54页
                2.1.2.8 DNA连接反应第54页
                2.1.2.9 质粒DNA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转化第54-55页
            2.1.3 RNA操作第55-56页
                2.1.3.1 稻瘟病菌总RNA提取第55页
                2.1.3.2 cDNA的合成第55-56页
        2.2 稻瘟病菌基因敲除载体构建第56-57页
        2.3 稻瘟病菌基因互补载体构建第57-58页
        2.4 稻瘟病菌原生质体的制备与转化第58-59页
        2.5 农杆菌介导的稻瘟病菌T-DNA转化第59-60页
        2.6 稻瘟病菌敲除转化子的验证第60-65页
            2.6.1 PCR和RT-PCR初步验证第60页
            2.6.2 稻瘟病菌基因组Southern杂交分析第60-65页
                2.6.2.1 稻瘟病菌基因组DNA的酶切消化、电泳及变性第60-61页
                2.6.2.2 DNA转膜第61-62页
                2.6.2.3 DIG标记DNA探针及杂交液的准备第62页
                2.6.2.4 Southern杂交过程第62-63页
                2.6.2.5 印记膜的洗涤第63页
                2.6.2.6 免疫显色第63-65页
        2.7 酵母双杂交试验第65-66页
        2.8 稻瘟病菌表型测定第66-70页
            2.8.1 稻瘟病菌菌落形态观察及生长速率测定第66页
            2.8.2 稻瘟病菌分生孢子诱导及侧拍第66页
            2.8.3 稻瘟病菌分生孢子形态观察和产孢量测定第66页
            2.8.4 稻瘟病菌附着胞形成观察第66-67页
            2.8.5 稻瘟病菌附着胞膨压测定第67页
            2.8.6 稻瘟病菌洋葱表皮穿透第67页
            2.8.7 稻瘟病菌大麦表皮穿透第67页
            2.8.8 稻瘟病菌致病性测定第67-68页
                2.8.8.1 大麦和水稻离体叶片接种第67-68页
                2.8.8.2 大麦和水稻喷雾接种第68页
                2.8.8.3 水稻幼根致病性测定第68页
            2.8.9 稻瘟病菌有性生殖测定第68页
            2.8.10 稻瘟病菌抗胁迫压力测定第68-69页
            2.8.11 稻瘟病菌染色实验第69-70页
                2.8.11.1 尼罗红(NileRed)染色观察脂滴转运第69页
                2.8.11.2 KI/I2染色观察脂滴转运第69页
                2.8.11.3 DAPI染色与观察细胞核第69-70页
第三章 稻瘟病菌ZNF1的鉴定和功能分析第70-102页
    1. 结果分析第70-100页
        1.1 T-DNA插入突变体库的建立及致病缺陷突变体的获得第70页
        1.2 致病缺陷突变体中T-DNA插入位置及标记基因的鉴定第70-72页
        1.3 XF696中T-DNA标记基因ZNF1两种剪切体的鉴定和功能比较第72-75页
            1.3.1 ZNF1转录后有两种剪切形式第72-73页
            1.3.2 SⅠ和SⅡ都具有转录活性第73-74页
            1.3.3 SⅠ和SⅡ功能比较第74-75页
        1.4 ZNF1敲除突变体△znf1的获得第75-76页
        1.5 △znf1互补转化子的获得第76-77页
        1.6 ZNF1基因功能分析第77-97页
            1.6.1 △znf1丧失对寄主的致病性第77-78页
            1.6.2 △znf1产孢能力显著增加第78-81页
            1.6.3 ZNF1参与稻瘟病菌附着胞形成第81-82页
            1.6.4 △znf1不能穿透寄主表皮第82-83页
            1.6.5 △znf1能够响应外源cAMP和IBMX的诱导第83-84页
            1.6.6 ZNF在附着胞发育阶段表达显著上调第84-87页
            1.6.7 ZNF1在附着胞形成阶段的表达受Pmk1调控第87-89页
            1.6.8 ZNF1影响附着胞发育过程中有丝分裂进程及分生孢子细胞核的降解第89-90页
            1.6.9 △znf1分生孢子细胞自噬性降解过程受阻第90-92页
            1.6.10 ZNF1参与糖原和脂肪代谢第92-95页
            1.6.11 Znf1结构域功能分析第95-97页
        1.7 Znf1亚细胞定位分析第97-100页
    2 本章小结第100-102页
第四章 稻瘟病菌CKS1的鉴定和功能分析第102-132页
    1 结果分析第102-129页
        1.1 与Som1相关基因的敲除第102-103页
        1.2 稻瘟病菌中Cks1与Soml互作第103-105页
            1.2.1 稻瘟病菌中Cks1的鉴定第103-104页
            1.2.2 稻瘟病菌中Cks1与Soml互作分析第104-105页
        1.3 稻瘟病菌中CKS1基因敲除第105-106页
            1.3.1 稻瘟病菌CKS1基因敲除载体的构建第105页
            1.3.2 稻瘟病菌CKS1基因敲除突变体的获得第105-106页
        1.4 稻瘟病菌中CKS1功能分析第106-117页
            1.4.1 CKS1影响稻瘟病菌的营养生长和菌落色素沉积第106-109页
            1.4.2 CKS1影响稻瘟病菌无性孢子的产生第109-110页
            1.4.3 CKS1影响稻瘟病菌致病性第110-111页
            1.4.4 CKS1影响稻瘟病菌穿透和侵染生长第111-113页
            1.4.5 CKS1影响稻瘟病菌菌落疏水性第113-115页
            1.4.6 CKS1参与维持稻瘟病菌细胞壁完整性第115-117页
                1.4.6.1 △cks1菌落自溶现象观察第115-116页
                1.4.6.2 △cks1对SDS和刚果红(Congred)敏感性降低第116-117页
        1.5 △cks1的互补及表型分析第117-118页
            1.5.1 稻瘟病菌CKS1基因互补△cks1转化子的获得第117页
            1.5.2 小麦赤霉病菌CKS1基因异源互补△cks1转化子的获得第117页
            1.5.3 互补转化子表型分析第117-118页
        1.6 稻瘟病菌中Cks1亚细胞定位及时空表达第118-122页
            1.6.1 含Cks1-GFP的互补转化子的获得第118-119页
            1.6.2 Cks1亚细胞定位观察第119-122页
        1.7 稻瘟病菌Cks1蛋白结构域功能研究第122-125页
            1.7.1 稻瘟病菌Cks1中结构域的鉴定第122页
            1.7.2 稻瘟病菌Cks1中结构域缺失突变体表型分析第122-123页
            1.7.3 Cks1及结构域缺失蛋白转录活性检测第123-125页
        1.8 Cks1与Cdc28互作第125-129页
            1.8.1 稻瘟病菌中CDC28基因的鉴定第125-126页
            1.8.2 稻瘟病菌中Cks1与Cdc28互作分析第126-127页
            1.8.3 稻瘟病菌中Cks1对Cdc28定位影响第127-128页
            1.8.4 稻瘟病菌中CDC28基因敲除第128-129页
    2 本章小结第129-132页
第五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第132-139页
    1 结论与讨论第132-137页
        1.1 Znf1是稻瘟病菌附着胞发育与成熟过程中的重要转录因子第132-134页
        1.2 Cks1参与稻瘟病菌致病相关形态分化,细胞周期调控等过程第134-137页
    2 本研究意义及创新第137-138页
    3 后续研究计划第138-139页
参考文献第139-148页
附录1第148-155页
附录2第155-158页
个人简历第158页

论文共1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全地面起重机油气悬挂与多轴转向耦合系统仿真分析
下一篇:双圆弧齿轮传动优化设计及有限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