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引言 | 第9-1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2 研究目的与假设 | 第9-10页 |
1.3 研究的意义 | 第10-12页 |
2.文献综述 | 第12-21页 |
2.1 民族认同概念 | 第12页 |
2.2 民族认同及其相关概念 | 第12-14页 |
2.3 有关民族认同的理论 | 第14-16页 |
2.4 民族认同结构 | 第16-17页 |
2.5 有关民族内隐理论的概念 | 第17-19页 |
2.6 基于民族内隐理论的民族认同实证研究 | 第19-20页 |
2.7 以往研究的不足 | 第20-21页 |
3.研究一 本质主义论者的民族认同观 | 第21-31页 |
3.1 研究目的 | 第21-22页 |
3.2 研究对象 | 第22页 |
3.3 研究材料 | 第22-25页 |
3.4 统计工具 | 第25页 |
3.5 研究结果 | 第25-31页 |
4. 研究二民族认同的实验研究 | 第31-36页 |
4.1 研究目的 | 第32页 |
4.2 研究对象 | 第32页 |
4.3 研究材料 | 第32-34页 |
4.4 统计工具 | 第34页 |
4.5 研究结果 | 第34-36页 |
5. 研究三民族本质论对外显民族认同与内隐民族认同的调节作用 | 第36-39页 |
5.1 研究目的 | 第36页 |
5.2 研究对象 | 第36页 |
5.3 研究材料 | 第36-37页 |
5.4 统计工具 | 第37页 |
5.5 研究结果 | 第37-39页 |
6. 分析讨论 | 第39-44页 |
6.1 蒙古族大学生民族内隐理论观与民族认同现状 | 第39-40页 |
6.2 本民族认同与中华民族认同的关系 | 第40-41页 |
6.4 民族内隐理论观与民族认同的关系 | 第41-42页 |
6.5 民族本质论与外显民族认同和内隐民族认同的关系 | 第42-44页 |
7. 结论 | 第44-45页 |
8. 本研究的不足与未来研究的方向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附录 | 第49-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