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论文--社会心理、社会行为论文

基于民族内隐理论的民族认同研究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引言第9-12页
    1.1 研究背景第9页
    1.2 研究目的与假设第9-10页
    1.3 研究的意义第10-12页
2.文献综述第12-21页
    2.1 民族认同概念第12页
    2.2 民族认同及其相关概念第12-14页
    2.3 有关民族认同的理论第14-16页
    2.4 民族认同结构第16-17页
    2.5 有关民族内隐理论的概念第17-19页
    2.6 基于民族内隐理论的民族认同实证研究第19-20页
    2.7 以往研究的不足第20-21页
3.研究一 本质主义论者的民族认同观第21-31页
    3.1 研究目的第21-22页
    3.2 研究对象第22页
    3.3 研究材料第22-25页
    3.4 统计工具第25页
    3.5 研究结果第25-31页
4. 研究二民族认同的实验研究第31-36页
    4.1 研究目的第32页
    4.2 研究对象第32页
    4.3 研究材料第32-34页
    4.4 统计工具第34页
    4.5 研究结果第34-36页
5. 研究三民族本质论对外显民族认同与内隐民族认同的调节作用第36-39页
    5.1 研究目的第36页
    5.2 研究对象第36页
    5.3 研究材料第36-37页
    5.4 统计工具第37页
    5.5 研究结果第37-39页
6. 分析讨论第39-44页
    6.1 蒙古族大学生民族内隐理论观与民族认同现状第39-40页
    6.2 本民族认同与中华民族认同的关系第40-41页
    6.4 民族内隐理论观与民族认同的关系第41-42页
    6.5 民族本质论与外显民族认同和内隐民族认同的关系第42-44页
7. 结论第44-45页
8. 本研究的不足与未来研究的方向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9页
附录第49-53页
致谢第53-54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蒙汉双文化者的双文化认同整合及其可塑性--以呼和浩特蒙汉双文化者为例
下一篇:高校毕业生主动性人格、生涯适应力与择业焦虑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