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引言 | 第9-16页 |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 二、研究意义 | 第10页 |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四、概念界定 | 第12-14页 |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4-16页 |
| 第一章 日本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定期流动制度的历史沿革与现状 | 第16-23页 |
| 一、教师定期流动制度的历史沿革 | 第16-20页 |
| (一) 萌芽期 | 第16-18页 |
| (二) 发展期 | 第18-19页 |
| (三) 完善期 | 第19-20页 |
| 二、教师定期流动制度实施现状 | 第20-21页 |
| (一) 流动对象 | 第20页 |
| (二) 流动程序 | 第20-21页 |
| (三) 流入偏僻地区的特例 | 第21页 |
| 三、流动的特点 | 第21-23页 |
| 第二章 日本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定期流动中的流出机制 | 第23-37页 |
| 一、流出方针及目的 | 第23-24页 |
| 二、流出地区的划分 | 第24-32页 |
| (一) 以教职员年龄分布情况为划分基准的北海道 | 第25-27页 |
| (二) 两种划分方式并行的东京都 | 第27-32页 |
| 三、流出对象的确定 | 第32-33页 |
| 四、流出程序及人员确定 | 第33-35页 |
| 五、流出的宣传 | 第35-37页 |
| 第三章 日本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定期流动中的流入机制 | 第37-41页 |
| 一、教师流入的限制 | 第37页 |
| 二、教师的入职 | 第37-38页 |
| 三、流入教师的研修 | 第38-39页 |
| 四、教师流入后的保障 | 第39-40页 |
| (一) 教师住宅补贴 | 第39页 |
| (二) 流入偏僻地区的保障 | 第39-40页 |
| (三) 教师组织对相关教师权益的伸张 | 第40页 |
| 五、流入后的交流活动 | 第40-41页 |
| 第四章 研究的总结与反思 | 第41-44页 |
| 一、完善法规,构建制度 | 第41页 |
| 二、地方结合实情细化规则 | 第41-42页 |
| 三、自愿与强制相结合 | 第42页 |
| 四、注重宣传和交流,提高教师流动积极性 | 第42-43页 |
| 五、刚性流出机制与柔性流入机制相结合 | 第43-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 后记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