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11-18页 |
0.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0.1.1 选题背景 | 第11页 |
0.1.2 理论意义 | 第11-12页 |
0.1.3 现实意义 | 第12-13页 |
0.2 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0.2.1 国外研究状况 | 第13-14页 |
0.2.2 国内研究状况 | 第14-16页 |
0.2.3 评述 | 第16页 |
0.3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0.4 创新点 | 第17-18页 |
1 相关概念及理论概述 | 第18-23页 |
1.1 相关概念 | 第18-19页 |
1.1.1 农业机械购置 | 第18页 |
1.1.2 补贴政策 | 第18-19页 |
1.1.3 政策执行 | 第19页 |
1.2“史密斯模型”理论的基本内容 | 第19-23页 |
1.2.1 史密斯模型的四大要素 | 第20页 |
1.2.2 史密斯模型中各要素的相互关系 | 第20-23页 |
2 宁安市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的执行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23-28页 |
2.1 宁安市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的执行现状 | 第23-24页 |
2.1.1 宁安市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基本内容 | 第23-24页 |
2.1.2 宁安市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具体执行情况 | 第24页 |
2.2 宁安市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执行中出现的问题 | 第24-28页 |
2.2.1 补贴资金供求矛盾突出 | 第24-25页 |
2.2.2 公开摇号“围标”现象严重 | 第25-26页 |
2.2.3 农民套购或倒卖农机现象时有发生 | 第26页 |
2.2.4 部分生产企业与经销商经营行为不规范 | 第26-27页 |
2.2.5 农民对补贴政策信息了解不全面 | 第27-28页 |
3 宁安市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执行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8-34页 |
3.1 补贴政策自身存在缺陷 | 第28-29页 |
3.1.1 补贴资金定额不足 | 第28页 |
3.1.2 补贴产品结构不均衡 | 第28页 |
3.1.3 补贴政策下达时间滞后 | 第28-29页 |
3.2 补贴政策的执行机构存在缺陷 | 第29-30页 |
3.2.1 执行机构岗位责任不明确 | 第29页 |
3.2.2 执行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 第29-30页 |
3.2.3 执行机构监管机制不健全 | 第30页 |
3.3 执行机构对目标群体信息传递有障碍 | 第30-31页 |
3.3.1 政策宣传不到位 | 第30-31页 |
3.3.2 政策信息透明度不高 | 第31页 |
3.4 政策执行相关环境因素的不利影响 | 第31-34页 |
3.4.1 补贴政策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 | 第31-32页 |
3.4.2 宁安市农机具产品市场秩序存在混乱 | 第32页 |
3.4.3 农机购置补贴配套制度不完善 | 第32-33页 |
3.4.4 政策执行的社会监督制度不完备 | 第33-34页 |
4 完善宁安市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执行问题的对策分析 | 第34-40页 |
4.1 进一步完善补贴政策 | 第34-35页 |
4.1.1 加大补贴资金规模 | 第34页 |
4.1.2 因地制宜优化产品目录 | 第34页 |
4.1.3 早制订早出台补贴政策 | 第34-35页 |
4.2 积极推进政策执行机构的制度建设 | 第35-36页 |
4.2.1 完善执行责任追究制度 | 第35页 |
4.2.2 建立政策执行人员培训制度 | 第35-36页 |
4.2.3 健全执行机构内部常态化监管机制 | 第36页 |
4.3 加强与目标群体的互动沟通 | 第36-37页 |
4.3.1 加大政策宣传力度 | 第36-37页 |
4.3.2 建立信息公开制度 | 第37页 |
4.4 优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的良好环境 | 第37-40页 |
4.4.1 健全政策相关法规制度建设 | 第37页 |
4.4.2 规范宁安市农机具产品市场秩序 | 第37-38页 |
4.4.3 完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配套制度 | 第38页 |
4.4.4 加强政策执行的社会监督制度建设 | 第38-40页 |
结束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附录 | 第43-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