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自润滑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的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2.1 金属基自润滑复合材料 | 第11-12页 |
1.2.2 聚合物基自润滑复合材料 | 第12-13页 |
1.2.3 陶瓷基自润滑复合材料 | 第13-14页 |
1.2.4 自润滑复合材料的润滑组元 | 第14-15页 |
1.3 自润滑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机制 | 第15-17页 |
1.3.1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机制 | 第15-16页 |
1.3.2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机制 | 第16-17页 |
1.3.3 陶瓷基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机制 | 第17页 |
1.4 广域温度陶瓷基复合材料 | 第17-18页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第2章 实验设计与研究方法 | 第19-29页 |
2.1 实验用原材料 | 第19-20页 |
2.1.1 实验用TZ3Y20A陶瓷粉体 | 第19页 |
2.1.2 实验制备SrSO_4粉体所用的原材料 | 第19-20页 |
2.2 实验材料的制备方法 | 第20-24页 |
2.2.1 SrSO_4粉体的制备 | 第20-21页 |
2.2.2 TZ3Y20A陶瓷材料的制备 | 第21-22页 |
2.2.3 TZ3Y20A-SrSO_4自润滑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22-24页 |
2.3 材料的力学性能 | 第24-25页 |
2.4 材料组织结构分析方法 | 第25-26页 |
2.4.1 相对密度的测定 | 第25-26页 |
2.4.2 XRD物相分析 | 第26页 |
2.4.3 激光拉曼光谱 | 第26页 |
2.4.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26页 |
2.5 材料摩擦学性能测试 | 第26-29页 |
2.5.1 摩擦系数 | 第26-27页 |
2.5.2 磨损率 | 第27-29页 |
第3章 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组织性能 | 第29-41页 |
3.1 不同形貌硫酸锶的制备及表征 | 第29-30页 |
3.2 不同形貌硫酸锶的形成机理 | 第30-32页 |
3.3 TZ3Y20A陶瓷的组织结构及力学性能 | 第32-33页 |
3.4 TZ3Y20A-SrSO_4复合材料的组织结构及力学性能 | 第33-38页 |
3.4.1 TZ3Y20A-SrSO_4复合材料的组织结构 | 第33-35页 |
3.4.2 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 第35-38页 |
3.5 添加不同形貌SrSO_4对复合材料物相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38-39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4章 陶瓷基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和磨损机理 | 第41-70页 |
4.1 TZ3Y20A陶瓷的摩擦磨损性能 | 第41-45页 |
4.1.1 温度对摩擦性能影响 | 第41-43页 |
4.1.2 TZ3Y20A陶瓷的磨损表面 | 第43-45页 |
4.2 添加棒状SrSO_4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 | 第45-55页 |
4.2.1 温度对添加棒状SrSO_4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 第45-47页 |
4.2.2 添加棒状SrSO_4复合材料的磨损表面 | 第47-53页 |
4.2.3 固体润滑剂含量的影响 | 第53-55页 |
4.3 添加片状SrSO_4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 | 第55-65页 |
4.3.1 温度对摩擦性能影响 | 第55-57页 |
4.3.2 添加片状SrSO_4复合材料的磨损表面 | 第57-63页 |
4.3.3 固体润滑剂含量的影响 | 第63-65页 |
4.4 添加不同形貌硫酸锶对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影响 | 第65-67页 |
4.5 陶瓷基复合材料自润滑机理 | 第67-68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结论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