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币中性与非中性问题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6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0-15页 |
1.2.1 国外相关研究成果 | 第10-12页 |
1.2.2 国内相关研究成果 | 第12-14页 |
1.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4 研究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2 货币中性与非中性理论基础 | 第16-23页 |
2.1 货币中性与非中性的经济含义 | 第16页 |
2.2 货币中性与非中性理论 | 第16-20页 |
2.2.1 货币中性理论 | 第16-18页 |
2.2.2 货币非中性理论 | 第18-20页 |
2.3 货币中性与非中性主要影响因素 | 第20-22页 |
2.4 本章结论与理论分析框架 | 第22-23页 |
3 中国货币供给量对经济的影响作用分析 | 第23-33页 |
3.1 1998年以来中国货币政策回顾 | 第23-27页 |
3.2 中国货币中性与非中性的现实分析 | 第27-33页 |
3.2.1 1998年以来中国货币供给量变化情况 | 第27-29页 |
3.2.2 货币供给量与产出的变化趋势分析 | 第29-31页 |
3.2.3 货币供给量与价格水平的变化趋势分析 | 第31-33页 |
4 中国货币中性与非中性的实证分析 | 第33-40页 |
4.1 实证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33页 |
4.1.1 研究思路 | 第33页 |
4.1.2 研究方法 | 第33页 |
4.2 中国货币供给量对实际产出影响的分析 | 第33-36页 |
4.2.1 变量选取和数据处理 | 第33-34页 |
4.2.2 实证分析过程 | 第34-36页 |
4.2.3 实证分析结果 | 第36页 |
4.3 中国货币供给量对价格水平影响的分析 | 第36-38页 |
4.3.1 变量选取和数据数理 | 第36页 |
4.3.2 实证分析过程 | 第36-38页 |
4.3.3 实证分析结果 | 第38页 |
4.4 小结 | 第38-40页 |
5 结论和政策建议 | 第40-43页 |
5.1 结论 | 第40-41页 |
5.2 政策建议 | 第41-42页 |
5.2.1 短期可以实施刺激有效需求的货币政策 | 第41页 |
5.2.2 引导公众对市场形成合理的预期 | 第41-42页 |
5.2.3 深化中国金融结构改革 | 第42页 |
5.3 研究展望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附录A | 第46-47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