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理学论文--感应性与植物运动论文--协迫生理学论文

参与非生物胁迫响应的DNA甲基化调控因子的筛选与功能分析

符号说明第4-8页
中文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1 前言第12-26页
    1.1 DNA甲基化第12-15页
        1.1.1 植物DNA甲基化第12-13页
        1.1.2 植物DNA去甲基化第13-15页
    1.2 植物DNA甲基化相关调控因子第15-21页
        1.2.1 胞嘧啶甲基转移酶类第15-16页
            1.2.1.1 甲基转移酶第15页
            1.2.1.2 染色质域甲基转移酶第15-16页
            1.2.1.3 域重排甲基转移酶第16页
        1.2.2 RdDM途径中的调控因子第16-17页
        1.2.3 组蛋白修饰因子第17-20页
            1.2.3.1 组蛋白甲基转移酶第18页
            1.2.3.2 组蛋白乙酰基转移酶第18-19页
            1.2.3.3 组蛋白脱乙酰基酶第19-20页
        1.2.4 染色质重塑酶第20页
        1.2.5 其他DNA甲基化调控因子第20-21页
    1.3 非生物胁迫与脱落酸第21-23页
    1.4 SAG蛋白与脱落酸第23页
    1.5 非生物胁迫与DNA甲基化第23-25页
    1.6 本实验的目的意义第25-26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6-48页
    2.1 实验材料第26-29页
        2.1.1 植物材料第26页
        2.1.2 所用菌株和质粒第26页
        2.1.3 酶与生化试剂第26-27页
        2.1.4 引物第27-28页
        2.1.5 网络资源第28-29页
    2.2 实验方法第29-48页
        2.2.1 利用CTAB法植物基因组的提取第29-30页
        2.2.2 RNA的提取第30-31页
            2.2.2.1 利用TRIZOL法提取RNA第30页
            2.2.2.2 植物总RNA提取试剂盒提RNA第30-31页
            2.2.2.3 RNA中基因组DNA的去除第31页
            2.2.2.4 RNA反转录第31页
        2.2.3 实时定量PCR第31-32页
        2.2.4 载体构建第32-34页
            2.2.4.1 获得目的DNA片段的方法第32-33页
            2.2.4.2 DNA片段的胶回收第33-34页
            2.2.4.3 目的片段平末端加A第34页
            2.2.4.4 目的DNA片段与不同克隆载体的连接第34页
        2.2.5 大肠杆菌DH5α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与转化第34-36页
            2.2.5.1 大肠杆菌DH5α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34-35页
            2.2.5.2 大肠杆菌DH5α 的转化第35页
            2.2.5.3 菌液PCR方法筛选阳性克隆第35-36页
        2.2.6 质粒DNA的提取第36-38页
            2.2.6.1 小量法提质粒DNA第36页
            2.2.6.2 大量法提质粒DNA第36-37页
            2.2.6.3 质粒的酶切鉴定第37页
            2.2.6.4 酶切回收的片段与表达载体的连接第37-38页
        2.2.7 植物表达载体转化农杆菌第38页
            2.2.7.1 GV3101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38页
            2.2.7.2 农杆菌的冻融法转化第38页
        2.2.8 农杆菌介导的拟南芥花序侵染第38-39页
        2.2.9 PCR鉴定转化纯合植株和T-DNA插入纯合突变体第39-40页
            2.2.9.1 PCR鉴定转化植株第39页
            2.2.9.2 PCR鉴定拟南芥T-DNA插入纯合植株第39-40页
        2.2.10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GFP定位第40-41页
        2.2.11 CHOP-PCR和基于CHOP-PCR的DNA甲基化异常突变体筛选第41-43页
        2.2.12 亚硫酸氢盐处理基因组第43-44页
        2.2.13 亚硫酸盐测序PCR第44-46页
        2.2.14 酵母双杂交实验第46-48页
            2.2.14.1 酵母双杂交载体构建第46页
            2.2.14.2 PEG/LiAc法制备酵母感受态细胞第46页
            2.2.14.3 小量法酵母转化和点板第46-48页
3 结果与分析第48-57页
    3.1 CHOP-PCR筛选发现sag和a1基因组DT-77 等位点DNA甲基化程度升高第48页
    3.2 BSP分析发现突变体基因组NEW DT-77 等区域甲基化程度异常第48-51页
    3.3 AtSAG序列分析及蛋白结构预测第51-53页
        3.3.1 AtSAG的启动子序列分析第51-52页
        3.3.2 AtSAG的蛋白序列分析及蛋白结构预测第52-53页
    3.4 sag互补株系可互补SAG缺失的表型第53-54页
    3.5 sag中DNA去甲基化酶基因ROS1的表达量下调第54页
    3.6 SAG亚细胞定位于内质网第54-55页
    3.7 酵母双杂交筛选SAG的互作蛋白第55-57页
4 讨论第57-60页
5 结论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70页
致谢第70-7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成果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SAP系统在ZY集团生产计划(PP)模块的实施
下一篇:含缺陷CNG-2气瓶安全分析与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