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各种企业经济论文--联合企业经济论文--高新技术企业论文

高技术产业区域技术生态位测度与实证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目录第7-10页
Contents第10-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18页
   ·研究背景第13-14页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第14-15页
   ·技术路线第15-16页
   ·可能的创新之处第16-17页
   ·本章小结第17-18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18-31页
   ·高技术产业研究综述第18-20页
     ·关于高技术产业区域布局、运作模式和发展评估的研究第18-19页
     ·关于区域高技术产业化的研究第19-20页
   ·区域产业集聚和区域创新理论研究综述第20-22页
     ·区域产业集聚理论第20-21页
     ·区域创新理论第21-22页
   ·生态位概念的提出及演化第22-24页
   ·产业生态位理论研究的现状第24-30页
     ·产业生态位的内涵研究第25-26页
     ·产业生态位环境因素研究第26-27页
     ·生态位的产业应用研究第27-30页
   ·相关理论研究的评价第30页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三章 高技术产业技术生态位机理和模型构建第31-49页
   ·高技术产业的界定和特点第31-33页
     ·高技术产业的界定第31-32页
     ·高技术产业的特点第32-33页
   ·高技术产业技术生态位的作用机理第33-37页
     ·产业生态位中的"技术序参量"第33-35页
     ·区域高技术产业技术生态位构建及作用机理第35-37页
   ·区域高技术产业技术生态位多维结构模型第37-40页
     ·高技术产业技术生态位与生物生态位的异同第37-38页
     ·区域高技术产业技术生态位结构模型第38-40页
   ·区域高技术产业技术生态位适应性第40页
   ·区域技术生态位适应宽度评测模型第40-43页
     ·基于因子分析的区域技术生态位测度第41-42页
     ·因子分析数学模型第42-43页
     ·因子分析的基本步骤第43页
   ·技术生态位的适应深度——"态"和"势"第43-46页
   ·区域技术生态位的"态势"评估模型第46-48页
     ·技术生态位的"态"评估模型第46-47页
     ·技术生态位的"势"评估模型第47-48页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四章 区域高技术产业技术生态位实证分析第49-61页
   ·区域高技术产业技术生态位适应宽度测度第49-58页
     ·指标体系设计的目标及原则第49-50页
     ·指标体系的设计第50-51页
     ·数据的来源与说明第51-52页
     ·因子分析的结果及解释第52-55页
     ·公因子的命名第55-56页
     ·区域技术生态位适应宽度比较第56-58页
   ·区域高技术产业技术生态位"态势"评估第58-60页
     ·指标体系的设计和数据来源第58页
     ·"态势"值的评估第58-59页
     ·统计结果分析第59-60页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五章 结果讨论和策略建议第61-68页
   ·实证分析的结论和比较第61-62页
   ·技术生态位资源维度优化策略第62-65页
     ·优化高技术产业智力资源第63页
     ·拓展高技术产业资本资源第63-65页
   ·高技术产业技术生态位发展环境优化策略第65-66页
     ·加强高技术产业主管部门的扶持第65页
     ·完善高技术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第65-66页
     ·培育自主创新环境和自主创新能力第66页
   ·本章小结第66-68页
结论第68-70页
 1 结论第68-69页
 2 不足和展望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4-76页
致谢第76-77页
附录第77-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工作偏差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下一篇:恩平市城乡建设用地优化配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