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1.2.1 隧道施工对地层影响的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2 隧道施工对邻近建(构)筑物影响的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第2章 浅埋暗挖法概述 | 第20-25页 |
2.1 浅埋暗挖法简介 | 第20-21页 |
2.2 浅埋暗挖法的施工原理 | 第21-22页 |
2.3 浅埋暗挖法的施工方法 | 第22-25页 |
第3章 浅埋暗挖法引起的地层及桩基变形的影响分析 | 第25-35页 |
3.1 浅埋暗挖法隧道施工对地层的影响分析 | 第25-31页 |
3.1.1 浅埋暗挖法隧道施工对地层变形影响因素 | 第25-27页 |
3.1.2 浅埋暗挖法隧道施工对地层的变形机理 | 第27-28页 |
3.1.3 浅埋暗挖法隧道施工对地层变形规律 | 第28-31页 |
3.2 浅埋暗挖法隧道施工对桩基变形影响分析 | 第31-35页 |
3.2.1 隧道施工对桩基变形的作用机理 | 第31-32页 |
3.2.2 地层变形对桩基的影响 | 第32-33页 |
3.2.3 地层与桥桩的相互作用关系 | 第33-34页 |
3.2.4 地层变形对桩基影响的分析方法 | 第34-35页 |
第4章 红金区间隧道正穿桥桩的沉降分析 | 第35-54页 |
4.1 工程概况 | 第35-40页 |
4.1.1 红金区间工程概况 | 第35-37页 |
4.1.2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 | 第37-40页 |
4.2 红金区间隧道施工方法 | 第40-49页 |
4.2.1 台阶法施工 | 第40-42页 |
4.2.2 CRD法施工 | 第42页 |
4.2.3 红金区间正穿二道沟和二道沟桥施工措施 | 第42-45页 |
4.2.4 二道沟桥桩破除施工方法 | 第45-49页 |
4.3 监测体系 | 第49-54页 |
4.3.1 监测内容 | 第49页 |
4.3.2 观测点布置与监测频率 | 第49-50页 |
4.3.3 桥梁变形控制要求 | 第50-52页 |
4.3.4 桥桩沉降监测结果 | 第52-54页 |
第五章 隧道正穿桥桩的数值模拟 | 第54-77页 |
5.1 数值模拟概况 | 第54-57页 |
5.1.1 1 | 第54-56页 |
5.1.2 施工过程模拟 | 第56-57页 |
5.2 隧道不同开挖状态的数值分析 | 第57-70页 |
5.2.1 隧道开挖(未加固)施工对桥桩的影响数值模拟 | 第57-64页 |
5.2.2 隧道开挖(加固)施工对桥桩的影响数值模拟 | 第64-70页 |
5.3 桥桩位移分析 | 第70-75页 |
5.3.1 桥桩水平位移分析 | 第70-72页 |
5.3.2 桥桩的沉降分析 | 第72-75页 |
5.4 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的对比 | 第75-77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7-79页 |
6.1 结论 | 第77-78页 |
6.2 展望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