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现代文学(1919~1949年)论文

废名及其乡村符号

中文摘要第3-4页
英文摘要第4页
序言第7-16页
1.废名个体经验中的乡村符号第16-28页
    1.1 作家的审美趣味第16-22页
    1.2 苦闷根源——城中乡叙述第22-23页
    1.3 乡村的妥协——废名的城市书写与精神失语第23-26页
    1.4 二次逃离——乡村符号乌托邦的消解与重构第26-28页
2.文本体系中的乡村符号第28-52页
    2.1 社会意义与文本互涉的乡村第28-33页
    2.2 文本符号之自然意象第33-38页
    2.3 文本符号之哲学意象第38-41页
    2.4 文本符号之人物符号第41-43页
    2.5 流动的符号系统——有生命力的乡村第43-50页
    2.6 平静地叙述——意象符号系统之整体性第50-52页
3.社会文学场中的乡村符号第52-63页
    3.1 文化符号之“乡村——城市”第53-55页
    3.2 京派空间第55-63页
4.价值体系中的乡村符号及其精神诉求第63-78页
    4.1 乡村与童年叙事修辞第64-66页
    4.2 乡村女性气质符号隐喻第66-71页
    4.3 “生”与“死”符号隐喻与废名的道家自然生死观第71-73页
    4.4 个体精神之自然性回归第73-74页
    4.5 苦味乡村与别样社会关怀第74-76页
    4.6 精神文化符号之家园梦第76-78页
结束语第78-80页
参考文献第80-84页
致谢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克尔凯郭尔“间接沟通”思想与“跨界写作”
下一篇:基于调整离差率不确定性视角下辽宁省消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