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论文--环境保护法论文

生态损害赔偿的索赔主体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引言第10-20页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12页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9页
    (三) 研究方法和创新第19-20页
一、生态损害赔偿索赔主体的理论分析第20-32页
    (一) 生态损害赔偿的索赔主体相关概念界定第20-23页
        1. 生态损害第20-21页
        2. 生态损害赔偿的索赔主体第21-23页
    (二) 当事人适格理论第23-30页
        1. 当事人适格理论的环境法学意义第24-25页
        2. 确定当事人适格的前提第25-26页
        3. 当事人适格理论中体现的索赔主体第26-30页
            (1) 任何公民有权提起生态损害赔偿诉讼第26-27页
            (2) 法定环保社会组织有权提起生态损害赔偿第27-29页
            (3) 环保行政机关有权提出生态损害赔偿第29-30页
    (二) 小结第30-32页
二、我国生态损害赔偿索赔主体存在的问题及分析第32-40页
    (一) 索赔主体类型单一第32-33页
    (二) 有索赔权的行政机关不明确第33-34页
    (三) 索赔主体提起赔偿的程序缺位第34-35页
    (四) 环保社会组织提起诉讼存在资金及其相关能力不足第35-36页
    (五) 部分索赔主体不作为第36-38页
    (六) 小结第38-40页
三、部分域外生态损害赔偿索赔主体制度考察第40-44页
    (一) 美国的公民环境诉讼第40-41页
    (二) 欧盟的两重赔偿权利人制度第41-42页
    (三) 俄罗斯的两类索赔主体第42-43页
    (四) 小结第43-44页
四、我国生态损害赔偿索赔主体设立的思考第44-54页
    (一) 扩大索赔主体范围第44-45页
    (二) 明确进行索赔的行政机关第45-46页
    (三) 规范多元索赔主体行使权利的程序第46-49页
        1. 协商程序第47-48页
            (1) 与赔偿责任者谈判第47页
            (2) 达成生态损害赔偿协议第47-48页
        2. 提起生态损害赔偿诉讼程序第48-49页
        3. 检察机关的程序第49页
    (四) 为环保社会组织提起诉讼理清障碍第49-50页
    (五) 加强检察机关对索赔主体不作为的监督第50-51页
    (六) 小结第51-54页
结语第54-56页
致谢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4页
附录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南瓜蛋白2的制备及其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机制研究
下一篇:TCP基因调控黄瓜卷须发育机理的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