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11页 |
1 绪论 | 第11-17页 |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学术意义 | 第11-12页 |
·现实意义 | 第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2-15页 |
·主要创新及不足 | 第15-17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7-23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关于金融脆弱性生成机理 | 第17-19页 |
·关于银行脆弱性的判断和测度 | 第19-20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定性分析 | 第20-21页 |
·定量分析 | 第21-22页 |
·简要评述 | 第22-23页 |
3 产业脆弱性理论基础 | 第23-27页 |
·产业脆弱性概念界定 | 第23-24页 |
·产业脆弱性内涵 | 第24页 |
·产业脆弱性与产业危机 | 第24-25页 |
·金融依赖型产业的脆弱性 | 第25-27页 |
4 我国金融依赖型产业的筛选 | 第27-39页 |
·金融依赖型产业筛选思路 | 第27页 |
·典型相关分析 | 第27-29页 |
·典型相关分析的基本思想 | 第27-28页 |
·典型相关分析的数学描述 | 第28-29页 |
·指标的构建 | 第29-30页 |
·产业发展指标值波动与金融依赖指标值波动的相关性测算 | 第30-33页 |
·定义变量组及数据说明 | 第30页 |
·基于典型相关分析的相关性测算 | 第30-33页 |
·金融依赖型产业的筛选 | 第33-35页 |
·我国金融依赖型产业脆弱性的表现 | 第35-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9页 |
5 金融体系脆弱性成因分析 | 第39-47页 |
·我国金融体系脆弱性测度指标体系的设计 | 第39-42页 |
·金融体系脆弱性测度指标选择的国际比较 | 第39-41页 |
·我国金融体系脆弱性测度指标体系 | 第41-42页 |
·我国金融体系脆弱性的实证分析 | 第42-44页 |
·样本和计量模型的选择 | 第42页 |
·我国金融体系脆弱性的实证分析 | 第42-44页 |
·实证结果分析 | 第44-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6 金融依赖型产业脆弱性评测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47-55页 |
·金融依赖型产业脆弱性的影响因素 | 第47-51页 |
·宏观经济影响因素 | 第47-48页 |
·金融变量影响因素 | 第48-49页 |
·产业系统因素 | 第49-51页 |
·金融依赖型产业脆弱性评测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第51-52页 |
·金融依赖型产业脆弱性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52-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7 金融依赖型产业脆弱性实证分析 | 第55-67页 |
·研究方法说明 | 第55页 |
·实证分析 | 第55-59页 |
·金融依赖型产业脆弱性成因 | 第59-64页 |
·房地产业脆弱性成因分析 | 第59-61页 |
·设备制造业脆弱性成因分析 | 第61-63页 |
·能源开采业脆弱性成因分析 | 第63页 |
·其他金融依赖型产业脆弱性成因分析 | 第63-64页 |
·金融体系稳健性对金融依赖型产业脆弱性的影响分析 | 第64-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8 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67-73页 |
·主要研究工作及结论 | 第67-68页 |
·政策建议 | 第68-73页 |
·对宏观层面上的政策建议 | 第68-69页 |
·对金融体系的政策建议 | 第69-71页 |
·对产业的政策建议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附录 | 第79-84页 |
附录一 | 第79页 |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9页 |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项目研究 | 第79页 |
附录二 | 第79-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