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新型磷酰胺萃取剂的合成及其对稀土、钴、镍等离子的萃取分离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31页
    1.1 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0-11页
    1.2 稀土资源概况第11-13页
        1.2.1 世界稀土资源分布第11-12页
        1.2.2 我国稀土资源分布第12-13页
    1.3 钴镍的资源概况第13-14页
    1.4 稀土的分离技术第14-27页
        1.4.1 重要的中性磷(膦)类萃取剂第16-20页
        1.4.2 酸性磷(膦)类萃取剂第20-24页
        1.4.3 胺类萃取剂第24-25页
        1.4.4 膦酰胺类萃取剂第25-27页
    1.5 钴镍分离技术第27-29页
        1.5.1 化学沉淀法第28页
        1.5.2 溶剂萃取法第28-29页
        1.5.3 离子交换树脂法与吸附分离技术第29页
    1.6 选题依据与课题设计第29-31页
第2章 新型磷酰胺萃取剂P2N1O的合成及其在硫第31-41页
    2.1 引言第31-32页
    2.2 实验部分第32-35页
        2.2.1 试剂第32-33页
        2.2.2 主要仪器第33页
        2.2.3 萃取剂P2N1O的合成第33-34页
        2.2.4 萃取实验方法第34页
        2.2.5 计算公式第34-35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35-39页
        2.3.1 硫酸浓度对萃取铈、氟、过氧化氢和稀土的影响第35页
        2.3.2 萃取剂浓度对萃取铈、氟和过氧化氢的影响第35-37页
        2.3.3 稀释剂种类对萃取铈和氟的影响第37-38页
        2.3.4 相改良剂浓度对萃取铈和氟的影响第38页
        2.3.5 P2N1O在硫酸介质中萃取铈和氟的饱和负载量第38-39页
    2.4 结论第39-41页
第3章 新型磷酰胺萃取剂P1N2O的合成及其在硫第41-51页
    3.1 引言第41页
    3.2 实验部分第41-44页
        3.2.1 试剂第41-42页
        3.2.2 主要仪器第42页
        3.2.3 萃取剂P1N2O的合成第42-43页
        3.2.4 萃取实验方法第43页
        3.2.5 计算公式第43-44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4-50页
        3.3.1 酸度对钴萃取率的影响第44-46页
        3.3.2 振荡时间对镍钴萃取率的影响第46-47页
        3.3.3 温度对镍钴萃取率的影响第47页
        3.3.4 有机相浓度对镍钴萃取率的影响第47页
        3.3.6 萃取剂P1N2O萃取体系中不同相比对镍钴萃取率的影响第47-50页
    3.4 小结第50-51页
第4章 新型磷酰胺萃取剂P3N合成及其在硫酸介质中分离铈、钍、稀土第51-59页
    4.1 引言第51页
    4.2 实验部分第51-54页
        4.2.1.试剂第51-52页
        4.2.2 主要仪器第52页
        4.2.3 萃取剂P3N的合成第52页
        4.2.4 萃取实验方法第52-53页
        4.2.5 计算公式第53-54页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54-58页
        4.3.1 酸度对铈、钍、稀土萃取率的影响第54页
        4.3.2 萃取剂P3N浓度对萃铈、钍、稀土萃取率的影响第54页
        4.3.3 萃取剂P3N不同相比对铈、钍、稀土萃取率的影响第54-56页
        4.3.4 萃取剂P3N在不同温度下对铈、钍、镧萃取率的影响第56-57页
        4.3.5 萃取振荡时间对铈、钍萃取率的影响第57-58页
    4.4 结论第58-59页
结论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异构多机器人系统静态覆盖问题研究
下一篇:“陌生人”与“熟人”--一项关于幼儿人际交往观念的现象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