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12页 |
1.1.1 光纤通信发展历程及面临挑战 | 第8-9页 |
1.1.2 光纤通信中的复用技术概述 | 第9-12页 |
1.2 模分复用技术研究现状及其关键技术 | 第12-15页 |
1.3 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15-18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3.2 全文结构安排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四模光纤的分析设计 | 第18-25页 |
2.1 光纤模式理论 | 第18-21页 |
2.2 少模光纤非线性分析 | 第21页 |
2.3 Optifiber仿真软件介绍 | 第21-22页 |
2.4 阶跃折射率分布少模光纤设计 | 第22-2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少模光纤通信系统中的模式交换研究 | 第25-34页 |
3.1 超级信道传输系统概论 | 第25-26页 |
3.2 四种模式交换光开关范式 | 第26-27页 |
3.3 8X8光交换矩阵 | 第27-29页 |
3.4 多模,少模和单模式混合传输交换试验床 | 第29-33页 |
3.4.1 试验系统搭建 | 第29-31页 |
3.4.2 实验图形及验证 | 第31-32页 |
3.4.3 基于试验床的业务演示 | 第32-3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少模光纤传输系统色散监测 | 第34-48页 |
4.1 传统单模光纤常用色散监测方法介绍 | 第34-35页 |
4.2 少模光纤四波混频产生机理 | 第35-38页 |
4.3 两个空间模式的IM-FWM | 第38-41页 |
4.4 系统仿真软件Optisystem 14.0 介绍 | 第41页 |
4.5 基于四波混频的少模光纤链路色散监测方法 | 第41-46页 |
4.5.1 10G16QAM少模光纤传输系统搭建 | 第42-43页 |
4.5.2 10G16QAM少模光纤传输系统仿真结果分析 | 第43-46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8-50页 |
5.1 论文工作总结 | 第48页 |
5.2 未来工作展望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附录1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