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枣仁中功效成分的提取工艺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8页 |
1.1 酸枣的概述 | 第9-12页 |
1.1.1 酸枣植物以及产地的介绍 | 第9-10页 |
1.1.2 酸枣仁的药用价值 | 第10-12页 |
1.1.3 酸枣仁生产加工现状 | 第12页 |
1.2 酸枣仁的化学成分 | 第12-14页 |
1.2.1 皂苷类 | 第13页 |
1.2.2 黄酮类 | 第13页 |
1.2.3 多糖类 | 第13页 |
1.2.4 氨基酸类 | 第13-14页 |
1.2.5 脂肪酸 | 第14页 |
1.2.6 生物碱 | 第14页 |
1.2.7 其他成分 | 第14页 |
1.3 酸枣仁有效成分提取的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1.3.1 酸枣仁中皂苷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 | 第14-15页 |
1.3.2 酸枣仁中黄酮的提取方法 | 第15-16页 |
1.3.3 酸枣仁中多糖成分的提取方法 | 第16页 |
1.4 立题意义与背景 | 第16-17页 |
1.5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2 酸枣仁中总皂苷提取工艺研究 | 第18-26页 |
2.1 前言 | 第18页 |
2.2 试验材料和仪器 | 第18页 |
2.2.1 试剂和原料 | 第18页 |
2.2.2 试验仪器 | 第18页 |
2.3 试验方法 | 第18-20页 |
2.3.1 正交试验设计 | 第18-19页 |
2.3.2 供试样品的制备 | 第19-20页 |
2.4 含量测定与方法学考察 | 第20-21页 |
2.4.1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20页 |
2.4.2 精密度 | 第20页 |
2.4.3 重复性 | 第20页 |
2.4.4 供试样品的含量测定 | 第20-21页 |
2.4.5 加标回收率试验 | 第21页 |
2.5 结果与分析 | 第21-24页 |
2.5.1 标准曲线 | 第21-22页 |
2.5.2 精密度、重复性、加标回收率试验结果 | 第22-23页 |
2.5.3 正交试验结果测定与数据分析 | 第23-24页 |
2.6 优化工艺重复性考察 | 第24-25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3 酸枣仁中粗多糖提取工艺研究 | 第26-34页 |
3.1 前言 | 第26页 |
3.2 试验材料和仪器 | 第26页 |
3.2.1 试剂和原料 | 第26页 |
3.2.2 试验仪器 | 第26页 |
3.3 试验方法 | 第26-27页 |
3.3.1 正交试验设计 | 第26-27页 |
3.3.2 供试样品的制备 | 第27页 |
3.4 含量测定与方法学考察 | 第27-30页 |
3.4.1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28页 |
3.4.2 精密度 | 第28页 |
3.4.3 重复性 | 第28页 |
3.4.4 供试样品的含量测定 | 第28-29页 |
3.4.5 加标回收试验 | 第29-30页 |
3.5 结果与分析 | 第30-33页 |
3.5.1 标准曲线 | 第30页 |
3.5.2 精密度、重复性、加标回收率试验结果 | 第30-33页 |
3.6 优化工艺重复性考察 | 第33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4 扩大生产工艺验证 | 第34-37页 |
4.1 扩大生产工艺流程图及工艺参数 | 第34-35页 |
4.2 生产主要设备 | 第35页 |
4.3 扩大生产数据验证 | 第35-3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全文结论 | 第37-38页 |
致谢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