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土力学、地基基础工程论文--岩石(岩体)力学及岩石测试论文

含水裂隙岩体本构模型及数值模拟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9-21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研究思路及目的第10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7页
        1.3.1 理论研究方法第11-14页
        1.3.2 物理实验研究方法第14页
        1.3.3 数值模拟研究方法第14-16页
        1.3.4 岩体中裂隙水的研究现状第16页
        1.3.5 开挖掘进过程中隧道围岩变形研究第16-17页
    1.4 存在的问题第17-18页
    1.5 研究内容第18-19页
    1.6 研究方法和主要技术路线第19-21页
第2章 含水裂隙岩体本构模型理论研究第21-36页
    2.1 引言第21-22页
    2.2 含水裂隙岩体损伤张量的定义第22-24页
        2.2.1 岩体中地下水的分类第22页
        2.2.2 含水裂隙岩体中的损伤张量第22-24页
    2.3 含水裂隙岩体等效柔度张量第24-33页
        2.3.1 含水裂隙岩体的初始损伤柔度张量第24-26页
        2.3.2 裂隙水引起的附加柔度张量第26-29页
        2.3.3 裂隙扩展产生的损伤演化柔度张量第29-33页
    2.4 含水裂隙岩体本构模型的复合失稳准则及流动法则第33-35页
    2.5 小结第35-36页
第3章 基于FLAC3D程序本构模型的二次开发第36-62页
    3.1 FLAC3D软件简介及其计算原理第36-38页
    3.2 FLAC3D自定义本构的实现环境第38-39页
    3.3 FLAC3D自定义本构模型的编写第39-61页
        3.3.1 方法第39-43页
        3.3.2 准备工作第43-44页
        3.3.3 头文件(Modelmimohr.h)第44-45页
        3.3.4 源文件(Modelmimohr.cpp)第45-52页
        3.3.5 生成DLL(动态链接库)文件第52页
        3.3.6 模型的验证和结论第52-61页
    3.4 小结第61-62页
第4章 随机裂隙的数值模拟问题研究第62-76页
    4.1 概述第62页
    4.2 随机裂隙的各参数概率分布及其随机数的生成第62-65页
        4.2.1 常见的概论分布第62-64页
        4.2.2 随机数的生成第64-65页
    4.3 随机裂隙的三维模拟实现第65-70页
        4.3.1 随机裂隙计算参数第65-66页
        4.3.2 随机裂隙的MATLAB模拟第66-70页
    4.4 基于FLAC3D程序本构模型的深度开发第70-74页
    4.5 小结第74-76页
第5章 含水裂隙岩体盾构隧道数值模拟研究第76-95页
    5.1 概述第76-77页
    5.2 ANSYS软件前处理模块介绍第77-78页
        5.2.1 参数定义第77页
        5.2.2 实体建模第77-78页
    5.3 盾构法的简单介绍第78-79页
        5.3.1 盾构法施工的优缺点第78页
        5.3.2 盾构法施工的分类第78-79页
    5.4 工程概况第79-80页
        5.4.1 工程地质条件第79页
        5.4.2 水文地质条件第79-80页
    5.5 计算模型的建立第80-84页
        5.5.1 模型的建立第80-82页
        5.5.2 材料参数的赋值第82-83页
        5.5.3 模型初始条件设置第83页
        5.5.4 盾构施工过程简化第83-84页
    5.6 计算结果的分析第84-94页
        5.6.1 岩土层竖向位移场分析第84-93页
        5.6.2 岩土层横向地表沉降量分析第93-94页
    5.7 小结第94-95页
第6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第95-97页
    6.1 结论与创新点第95-96页
    6.2 展望第96-97页
参考文献第97-104页
致谢第104-106页
附录A 头文件(Modelmimohr.h)第106-108页
附录B 源文件(Modelmimohr.cpp)第108-127页
附录C 两种随机裂隙模型源文件中的run( )函数第127-146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46页

论文共1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景观工程设计与信息化—景观工程设计信息流模型
下一篇:岩巷围岩自承载能力及其劣变过程的力学解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