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3 本课题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第2章 统一强度理论下的应力场与基础理论 | 第16-24页 |
2.1 统一强度准则 | 第16-17页 |
2.2 理想粘弹塑性力学模型 | 第17-18页 |
2.3 基本方程 | 第18页 |
2.4 粘弹性解 | 第18-19页 |
2.5 围岩开始屈服时的原岩应力阈值 | 第19-20页 |
2.6 粘弹塑性应力和粘塑性区范围解 | 第20-23页 |
2.7 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基于统一强度理论的围岩时变自承载系数 | 第24-74页 |
3.1 基于自稳时变结构的围岩时变承载系数提出 | 第24-26页 |
3.1.1 围岩时变承载系数的物理意义 | 第24-25页 |
3.1.2 围岩时变承载系数的实践意义 | 第25-26页 |
3.2 圆形隧洞围岩时变承载系数解析 | 第26-35页 |
3.2.1 Boltzmann-UST模型 | 第27-29页 |
3.2.2 圆形隧洞围岩时变承载系数推导 | 第29-33页 |
3.2.3 解析解验证 | 第33-35页 |
3.3 参数敏感性分析 | 第35-73页 |
3.3.1 中间主应力参数b影响 | 第36-41页 |
3.3.2 松弛时间影响 | 第41-53页 |
3.3.3 地应力影响 | 第53-59页 |
3.3.4 应力释放影响 | 第59-63页 |
3.3.5 抗剪强度参数(c、φ)影响 | 第63-73页 |
3.4 小结 | 第73-74页 |
第4章 LDP与GRC曲线的耦合分析 | 第74-96页 |
4.1 理论依据 | 第74-75页 |
4.2 Vlachopoulos方程 | 第75-78页 |
4.3 Hoek方程 | 第78-81页 |
4.4 Corbetta方程 | 第81-84页 |
4.5 Panet方程 | 第84-87页 |
4.6 敏感性分析 | 第87-94页 |
4.6.1 松弛时间 η~K/G~K=2D | 第87-89页 |
4.6.2 松弛时间 η~K/G~K=3.334D | 第89-92页 |
4.6.3 松弛时间 η~K/G~K=5D | 第92-94页 |
4.7 小结 | 第94-96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6-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04页 |
致谢 | 第104-106页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依托课题 | 第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