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20页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 第8页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第8-9页 |
1.3 针对河北高校景观环境研究选择的基础理论 | 第9-12页 |
1.3.1 景观生态学理论 | 第9-10页 |
1.3.2 环境行为学理论 | 第10页 |
1.3.3“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0-11页 |
1.3.4 城市意象论 | 第11页 |
1.3.5 景观艺术理论 | 第11页 |
1.3.6“以人为本”理论 | 第11-12页 |
1.4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4.1 河北地区概况 | 第12-13页 |
1.4.2 河北高校景观环境发展的社会背景 | 第13页 |
1.5 国内高校景观环境发展情况 | 第13-17页 |
1.6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7 本章小结 | 第18-20页 |
第2章 河北主要高校景观环境情况分析 | 第20-40页 |
2.1 河北高校景观环境现状 | 第20-25页 |
2.1.1 总体景观环境现状 | 第20页 |
2.1.2 河北主要高校景观环境情况 | 第20-25页 |
2.2 河北高校景观环境出现的问题 | 第25-33页 |
2.2.1 河北高校景观环境整体性设计的问题 | 第25-27页 |
2.2.2 河北高校景观环境出现的局部组合问题 | 第27-28页 |
2.2.3 河北主要高校景观环境出现的不足 | 第28-33页 |
2.3 河北高校景观环境问题的深层原因 | 第33-35页 |
2.3.1 河北高校景观环境建设与发展的基本矛盾 | 第33-34页 |
2.3.2 河北高校景观环境问题的综合原因 | 第34-35页 |
2.3.3 河北高校景观环境的设计流程 | 第35页 |
2.4 改善河北高校景观环境情况的设计思路 | 第35-38页 |
2.4.1 河北高校景观环境顶层设计的转变 | 第35-36页 |
2.4.2 河北高校景观环境整体设计趋向 | 第36-3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3章 河北高校景观环境的设计模式 | 第40-66页 |
3.1 河北高校景观环境变化方向 | 第40-41页 |
3.2 高校景观环境包含元素及空间层次分析 | 第41-47页 |
3.2.1 高校景观环境包含元素 | 第41-45页 |
3.2.2 高校景观环境空间层次分析 | 第45-47页 |
3.3 高校景观环境的整体设计模式分析 | 第47-54页 |
3.4 适合当前河北高校景观环境的设计模式 | 第54-65页 |
3.4.1 河北高校景观环境的整体设计模式 | 第54-55页 |
3.4.2 河北高校景观环境的局部设计手法 | 第55-6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4章 河北高校景观环境发展趋势 | 第66-72页 |
4.1 增强高校景观环境与周边地区的互动趋势 | 第66页 |
4.2 加强河北高校景观环境的公益性与开放性的趋势 | 第66-68页 |
4.3 加强河北高校景观环境多元化趋势 | 第68-70页 |
4.3.1 景观环境设计艺术形式多样化趋势 | 第68-69页 |
4.3.2 景观环境多元化互动趋势 | 第69-70页 |
4.3.3 景观设施功能性多样化趋势 | 第70页 |
4.4 校园景观环境布局的自由化趋势 | 第70页 |
4.5 校园景观立体性发展趋势 | 第70-71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结论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78-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