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1-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1 有利于高效利用农业旱涝防灾资源 | 第12页 |
1.2.2 有利于增强政府防灾投入决策能力 | 第12页 |
1.2.3 有利于提升农业旱涝防灾能力 | 第12-13页 |
1.2.4 有助于丰富防灾减灾管理研究 | 第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3.3 研究现状评述 | 第17页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19页 |
1.6 论文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2 农业旱涝防灾效率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1-31页 |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21-24页 |
2.1.1 农业 | 第21页 |
2.1.2 农业旱涝灾害 | 第21-22页 |
2.1.3 农业旱涝防灾 | 第22-23页 |
2.1.4 农业旱涝防灾效率 | 第23-24页 |
2.2 农业旱涝防灾效率理论基础 | 第24-29页 |
2.2.1 旱涝灾害防灾减灾理论 | 第24-25页 |
2.2.2 公共物品理论 | 第25-26页 |
2.2.3 资源配置效率理论 | 第26-29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3 河南省农业旱涝灾害及防灾投入现状 | 第31-37页 |
3.1 河南省农业旱涝灾害现状 | 第31-34页 |
3.1.1 灾害构成以旱涝灾害为主 | 第31-33页 |
3.1.2 旱涝灾害受灾面积大、成灾率高 | 第33页 |
3.1.3 旱涝灾害受灾面积年际波动显著 | 第33-34页 |
3.2 河南省农业旱涝防灾投入现状 | 第34-36页 |
3.2.1 财政防灾资金投入 | 第34-35页 |
3.2.2 防灾基础设施投入 | 第35页 |
3.2.3 防灾科技投入 | 第35-36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4 河南省农业旱涝防灾效率综合评估 | 第37-61页 |
4.1 河南省农业旱涝防灾效率评估框架 | 第37-38页 |
4.1.1 河南省农业旱涝防灾效率评估指标 | 第37-38页 |
4.1.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第38页 |
4.1.3 评价区域选择 | 第38页 |
4.2 河南省农业旱涝防灾效率静态评估 | 第38-51页 |
4.2.1 超效率SBM模型 | 第38-39页 |
4.2.2 结果分析 | 第39-51页 |
4.3 河南省农业旱涝防灾效率动态评估 | 第51-58页 |
4.3.1 Malmquist指数模型 | 第51-52页 |
4.3.2 结果分析 | 第52-5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8-61页 |
5 河南省农业旱涝防灾效率的提升策略 | 第61-67页 |
5.1 强化政府防灾职能,加大农业旱涝防灾投入力度 | 第61-62页 |
5.2 优化农业旱涝防灾投入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 第62-63页 |
5.3 推进防灾技术革新,以技术进步带动防灾效率提升 | 第63-64页 |
5.4 均衡区域发展特点,稳定各地区农业旱涝防灾投入份额 | 第64页 |
5.5 加强农业旱涝防灾配套制度,创造良好外部环境 | 第64-67页 |
6 展望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5页 |
作者简历 | 第75-77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