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基本无机化学工业论文--氯碱工业论文--烧碱(氢氧化钠)工业论文--生产过程论文

离子膜烧碱电解装置清洁生产工艺研究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4-5页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符号说明第9-18页
第一章 离子膜烧碱综述第18-32页
    1.1 烧碱行业概述第18-19页
        1.1.1 烧碱行业的发展第18-19页
    1.2 离子膜烧碱清洁生产技术的发展第19-21页
        1.2.1 石墨阳极水银电解法制烧碱第19页
        1.2.2 金属阳极隔膜电解法制烧碱第19-20页
        1.2.3 阳离子交换膜电解法制烧碱第20-21页
    1.3 中国离子膜烧碱技术的研究与发展第21-23页
        1.3.1 引进阳离子交换膜电解法制烧碱技术第21页
        1.3.2 复极式强制循环电解槽制碱技术第21-22页
        1.3.3 单极式自然循环离子膜电解槽制碱技术第22页
        1.3.4 高电密复极式自然循环离子膜电解槽制碱技术第22-23页
        1.3.5 复极式自然循环膜极距离子膜电解槽制碱技术第23页
    1.4 离子膜烧碱生产工艺及评价指标第23-26页
        1.4.1 离子膜电解制烧碱的基本原理第23-24页
        1.4.2 离子膜电解槽的结构第24-25页
        1.4.3 阳离子交换膜的结构第25页
        1.4.4 电流效率指标分析第25-26页
        1.4.5 槽电压指标分析第26页
        1.4.6 电解电耗指标分析第26页
    1.5 影响电解装置清洁生产的因素第26-30页
        1.5.1 二次盐水中杂质的影响第27-28页
        1.5.2 阳极PH值的影响第28页
        1.5.3 阳极液浓度的影响第28-29页
        1.5.4 阴极液浓度的影响第29页
        1.5.5 操作温度的影响第29-30页
        1.5.6 压力压差的影响第30页
        1.5.7 副产物ClO_3~-的影响第30页
    1.6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30-31页
    1.7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二章 华泰氯碱厂离子膜电解系统第32-40页
    2.1 华泰氯碱厂离子膜电解装置概况第32-34页
        2.1.1 一次盐水精制第32页
        2.1.2 淡盐水除硝第32-33页
        2.1.3 二次盐水精制第33页
        2.1.4 电解槽循环过程第33-34页
        2.1.5 淡盐水脱氯第34页
    2.2 目前装置存在的问题第34-39页
        2.2.1 盐水中SO_4~(2-)含量高第34-36页
        2.2.2 树脂塔再生程序设计不合理,盐水Ca~(2+)、Mg~(2+)超标第36-37页
        2.2.3 直流电耗高,槽电压偏高第37-39页
    2.3 本课题的提出及研究内容第39-40页
第三章 除去盐水中硫酸根离子工艺设计第40-50页
    3.1 膜法除硝装置设计第40-44页
        3.1.1 膜分离技术原理及膜元件选择第40-41页
        3.1.2 纳滤膜元件脱除SO_4~(2-)实验第41-42页
        3.1.3 冷冻单元设计第42-43页
        3.1.4 膜法除硝设计要点分析第43-44页
    3.2 膜法除硝工艺流程第44-45页
    3.3 膜法除硝产能与设备设计第45-47页
        3.3.1 产能计算第46页
        3.3.2 设配套设备与物料平衡第46-47页
    3.4 装置运行分析研究第47-49页
        3.4.1 经济性分析第47-48页
        3.4.2 运行性分析第48-49页
        3.4.3 工艺先进性分析第49页
    3.5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四章 二次精制盐水质量提升工艺改进措施第50-64页
    4.1 螯合树脂的工作及再生原理第50页
    4.2 改进的目的第50-52页
        4.2.1 原树脂塔精制工艺操作叙述第50-51页
        4.2.2 原设计步骤中存在的问题第51-52页
    4.3 一次改进的方案第52-54页
    4.4 一次改进后的问题第54-55页
    4.5 改进工艺的设计第55-59页
        4.5.1 设计树脂塔流程和再生工艺第55-56页
        4.5.2 物料计算第56-58页
        4.5.3 最佳再生周期计算第58页
        4.5.4 设置树脂塔清洗方案第58-59页
    4.6 改进的效果第59-63页
        4.6.1 二次盐水质量提升第60页
        4.6.2 减少消耗对比第60-62页
        4.6.3 经济成本对比第62-63页
    4.7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五章 电解槽膜极距改造工艺研究第64-84页
    5.1 电解槽存在问题分析第64-66页
        5.1.1 离子膜电压降分析第64-65页
        5.1.2 极间距分析第65-66页
    5.2 电解槽结构改进方案第66-71页
        5.2.1 单片实验对比第66-69页
        5.2.2 整槽实验对比第69-70页
        5.2.3 整体极距电解槽数据分析第70-71页
    5.3 膜极距技术工艺改善控制第71-79页
        5.3.1 阴极补水对槽电压的影响第71-73页
        5.3.2 反向压差对槽电压的影响第73-76页
        5.3.3 反向电流对槽电压的影响第76-77页
        5.3.4 阳极提前加酸第77-78页
        5.3.5 温度对槽电压的影响第78页
        5.3.6 阴极洗槽液对槽电压的影响第78-79页
    5.4 膜极距电解槽运行效果分析第79-82页
        5.4.1 降低单元槽槽电压第79页
        5.4.2 降低出槽游离氯和氯中含氧第79-81页
        5.4.3 降低电耗,提高电流效率第81页
        5.4.4 提高碱产品质量第81-82页
    5.5 综合节能效益计算第82页
    5.6 本章小结第82-84页
第六章 结论第84-85页
参考文献第85-88页
致谢第88-89页
作者与导师简介第89-90页
附件第90-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民族传统体育融入中学体育课程的意义--以岑巩县为例
下一篇:BX集团发展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