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雾霾污染的概述 | 第12-18页 |
第一节 雾霾的概念及研究意义 | 第12-15页 |
一、雾霾的概念 | 第12-13页 |
二、雾霾的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第二节 雾霾污染的危害 | 第15-16页 |
一、雾霾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 第15页 |
二、雾霾污染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危害 | 第15-16页 |
第三节 雾霾污染的成因分析 | 第16-18页 |
一、雾霾污染的自然原因 | 第16页 |
二、雾霾污染的人为原因 | 第16-18页 |
第二章 以兰州市为例审视我国雾霾污染治理现状 | 第18-27页 |
第一节 我国雾霾污染及其法律治理介绍 | 第18-20页 |
一、国内雾霾污染情况介绍 | 第18页 |
二、国内雾霾污染治理的相关法律规定 | 第18-20页 |
第二节 兰州市雾霾污染情况及成因分析 | 第20-23页 |
一、兰州市雾霾污染情况的变迁史 | 第20-21页 |
二、兰州市雾霾污染的成因分析 | 第21-23页 |
第三节 兰州市雾霾污染治理及现状分析 | 第23-27页 |
一、兰州市雾霾污染治理措施分析 | 第23-24页 |
二、兰州市雾霾污染治理法律政策现状分析 | 第24-27页 |
第三章 国外雾霾治理的途径与经验借鉴 | 第27-35页 |
第一节 国外雾霾污染典型案例 | 第27-29页 |
一、伦敦烟雾事件及其治理 | 第27页 |
二、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及其治理 | 第27-29页 |
第二节 国外治理雾霾的途径与经验 | 第29-33页 |
一、巴黎雾霾治理网格化监管制度 | 第29-30页 |
二、意大利米兰生态通行证制度 | 第30-31页 |
三、墨西哥和韩国汽车尾气限排制度 | 第31-32页 |
四、加拿大空气质量协调管理制度 | 第32-33页 |
第三节 国际会议及公约对雾霾法律治理的思考 | 第33-35页 |
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对雾霾法律治理的思考 | 第33-34页 |
二、《巴黎协定》对雾霾法律治理的思考 | 第34-35页 |
第四章 关于雾霾污染治理的法律对策 | 第35-40页 |
第一节 创新雾霾污染治理理念 | 第35页 |
一、确立公民的清洁空气权 | 第35页 |
二、坚持科技创新治理雾霾污染理念 | 第35页 |
第二节 健全政府雾霾污染法律责任制度 | 第35-36页 |
一、雾霾污染网格化监管制度 | 第35-36页 |
二、雾霾污染生态通行证制度 | 第36页 |
第三节 加强雾霾污染信息公开和完善公众参与制度 | 第36-38页 |
一、雾霾污染信息公开机制建设 | 第36-37页 |
二、完善雾霾污染治理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 第37页 |
三、加强雾霾污染公众参与度 | 第37-38页 |
第四节 制定完善的雾霾污染源排放标准 | 第38页 |
一、提高大气污染排放标准 | 第38页 |
二、提高燃油质量标准降低雾霾污染源排放 | 第38页 |
第五节 完善防治雾霾环保产业发展政策 | 第38-40页 |
一、激励低碳经济发展降低雾霾污染 | 第38-39页 |
二、完善雾霾污染排污权交易制度 | 第39-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附录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