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概况论文

日本青山学院女子短期大学办学特色的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8页
    一、选题缘由第11-14页
        (一) 日本短期大学办学经验的可借鉴性第11-12页
        (二) 发展中国特色女子教育的迫切需要第12-13页
        (三) 推进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的内在要求第13-14页
    二、文献综述第14-22页
        (一) 国外研究状况第15-20页
        (二) 国内研究状况第20-22页
    三、核心概念界定第22-24页
        (一) 日本短期大学第22-23页
        (二) 办学特色第23-24页
    四、研究设计第24-28页
        (一) 研究目标第24页
        (二) 研究方法第24-27页
        (三) 研究框架第27-28页
第二章 青山学院女子短期大学的历史沿革第28-31页
    一、草创期(1950-1961年)第28-29页
    二、发展期(1962-1974年)第29-30页
    三、成熟期(1975年至今)第30-31页
第三章 青山学院女子短期大学办学特色分析第31-54页
    一、办学理念特色——培养优雅的高知女性第31-33页
        (一) 积极推行一般教养教育第31-32页
        (二) 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第32-33页
    二、课程教学特色——能力培养型第33-37页
        (一) 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第33-35页
        (二) 注重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第35-36页
        (三) 注重学生全面综合能力的培养第36-37页
    三、就业指导特色——加强校企合作第37-40页
        (一) 综合全面指导第37-38页
        (二) 校企共同参与第38页
        (三) 较高的就业率第38-40页
    四、专业师资特色——教授主导教学第40-42页
        (一) 学历水平高,质量有保证第40-41页
        (二) 骨干教师数量居多第41页
        (三) 男女教师性别构成比例适中第41-42页
    五、招生体制特色——形式灵活多样第42-45页
        (一) 一般入学测试第42页
        (二) 大学入学考试第42-44页
        (三) 自己推荐考试第44页
        (四) 专攻科入学测试第44-45页
    六、管理制度特色——理事会下的学长负责制第45-51页
        (一) 管理与教学分工明确第46-50页
        (二) 经费收支合理第50-51页
        (三) 高效的监督机制第51页
    七、校园文化特色——独具一格的文化体系第51-54页
        (一) 古典与现代感完美融合的建筑文化第52页
        (二) 严谨细致而又实施有序的组织文化第52-53页
        (三) 发扬“人间力量”的青山精神文化第53-54页
第四章 青山学院女子短期大学办学特色形成的归因分析第54-63页
    一、日本宗教文化的影响与国际友人的捐赠第54-57页
        (一) 宗教教育的推动作用第54-55页
        (二) 国际友人的慷慨捐赠第55-57页
        (三) 宗教教义与培养目标的完美契合第57页
    二、“良妻贤母”思想观念的传承与革新第57-60页
        (一) 对日本传统妇女美德的继承与发扬第57-58页
        (二) 人才培养和教育观念的与时俱进第58-59页
        (三) 短大担负着传承日本妇女文化的使命第59-60页
    三、广泛且深厚的校友网络第60-61页
        (一) 同窗会的人力支持第60-61页
        (二) 同窗会的物力支持第61页
    四、自身的不懈努力是特色形成的关键因素第61-63页
第五章 青山学院女子短期大学对我国女子高职的办学启示第63-83页
    一、我国女子高职的办学现状及问题第63-76页
    二、启示与建议第76-83页
        (一) 政府应大力扶持民办高职院校发展第76-77页
        (二) 拓展生源渠道,打造开放式办学第77-78页
        (三) 走出“女性特色”认识误区,优化课程师资建设第78-79页
        (四) 打通学制衔接障碍,培养高知女性人才第79-80页
        (五) 完善职业生涯规划,加强校企共同参与第80-82页
        (六) 构建优良的校园文化第82-83页
结束语第83-84页
参考文献第84-88页
研究成果的发表情况第88-89页
致谢第89-90页
附录第90-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1949年以来中国普通高中技术课程价值取向演变的研究
下一篇:职业教育转换研究--基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运行的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