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流动性角度的MAX效应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2-14页 |
ABSTRACT | 第14-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2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7-18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8页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8-21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8-21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21页 |
1.4 创新之处 | 第21-23页 |
第二章 文献回顾 | 第23-29页 |
2.1 MAX效应相关研究 | 第23-25页 |
2.1.1 投资者情绪角度 | 第23-24页 |
2.1.2 博彩型股票统计特征角度 | 第24页 |
2.1.3 资产定价角度 | 第24-25页 |
2.2 收益反转相关研究 | 第25-26页 |
2.3 流动性相关研究 | 第26-28页 |
2.3.1 流动性指标 | 第26-27页 |
2.3.2 流动性溢价 | 第27-2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29-35页 |
3.1 研究样本与数据选取 | 第29-30页 |
3.2 变量指标的选取 | 第30-32页 |
3.2.1 最大日收益率变量 | 第30页 |
3.2.2 交易量变量 | 第30页 |
3.2.3 流动性变量指标 | 第30-32页 |
3.2.3.1 交易成本维度 | 第30-31页 |
3.2.3.2 价格影响维度 | 第31页 |
3.2.3.3 交易速度维度 | 第31-32页 |
3.3 加权收益重新计算 | 第32-33页 |
3.3.1 等权组合收益 | 第32页 |
3.3.2 市值加权组合收益 | 第32页 |
3.3.3 收益加权组合收益 | 第32-33页 |
3.3.4 交易策略加权 | 第33页 |
3.4 因子模型 | 第33-35页 |
3.4.1 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 | 第33-34页 |
3.4.2 FF3-Carhart四因子模型 | 第34页 |
3.4.3 Liu两因子模型 | 第34页 |
3.4.4 横截面回归模型 | 第34-35页 |
第四章 MAX效应的系统性风险再检验 | 第35-45页 |
4.1 MAX效应的时间区间检验 | 第35-38页 |
4.1.1 MAX效应在1963之前的表现 | 第35-36页 |
4.1.2 MAX效应在1963年之后的表现 | 第36-38页 |
4.2 MAX效应的市场份额影响检验 | 第38-39页 |
4.3 极端风险事件对MAX效应的影响 | 第39-4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五章 不同维度流动性对MAX效应的解释 | 第45-67页 |
5.1 变量描述性统计 | 第45-50页 |
5.1.1 交易成本维度流动性 | 第47-48页 |
5.1.2 价格变化维度流动性 | 第48页 |
5.1.3 交易速度维度流动性 | 第48-50页 |
5.2 最大日收益率组合中的流动性特征 | 第50-54页 |
5.2.1 交易成本维度 | 第51-52页 |
5.2.2 价格变化维度 | 第52页 |
5.2.3 交易速度维度 | 第52-54页 |
5.3 基于不同维度流动性的MAX效应解释 | 第54-57页 |
5.3.1 交易成本维度流动性影响 | 第54-55页 |
5.3.2 价格变化维度流动性影响 | 第55-56页 |
5.3.3 交易速度维度流动性影响 | 第56-57页 |
5.4 横截面回归分析 | 第57-61页 |
5.4.1 交易成本维度流动性的横截面回归分析 | 第58-59页 |
5.4.2 价格变化维度流动性的横截面回归分析 | 第59-60页 |
5.4.3 交易速度维度流动性的横截面回归分析 | 第60-61页 |
5.5 相对优势交易策略检验 | 第61-66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6.1 结论 | 第67-68页 |
6.2 展望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78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78-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