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绿色回收方法的报废汽车拆解研究
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5-2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5-2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2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1.2.1 国外研究发展现状 | 第20-21页 |
1.2.2 国内研究发展现状 | 第21-22页 |
1.3 论文选题及主要内容结构 | 第22-25页 |
1.3.1 论文选题 | 第22页 |
1.3.2 论文研究内容与结构 | 第22-25页 |
第二章 报废汽车拆解系统规划设计 | 第25-43页 |
2.1 零部件拆解序列规划 | 第25-31页 |
2.1.1 拆解模型初始化 | 第25-29页 |
2.1.2 拆解序列求解过程 | 第29-31页 |
2.2 汽车拆解工艺 | 第31-34页 |
2.2.1 汽车拆解概述 | 第31-32页 |
2.2.2 汽车拆解工艺流程 | 第32-34页 |
2.3 汽车拆解系统规划及性能测试 | 第34-38页 |
2.3.1 柔性拆解系统规划 | 第34-36页 |
2.3.2 拆解系统性能测试 | 第36-38页 |
2.4 基于流水作业的并行拆解设计 | 第38-42页 |
2.4.1 并行拆解线设计目的 | 第38-39页 |
2.4.2 建立并行拆解线模型 | 第39-40页 |
2.4.3 并行规划算法设计 | 第40-4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三章 汽车拆解信息系统的建立 | 第43-59页 |
3.1 拆解信息软件系统简介 | 第43-44页 |
3.1.1 信息系统概述 | 第43页 |
3.1.2 开发工具及环境介绍 | 第43-44页 |
3.2 RRR数据应用系统 | 第44-53页 |
3.2.1 RRR系统的功能模型 | 第44-46页 |
3.2.2 RRR系统实现过程 | 第46-53页 |
3.3 报废汽车拆解线管理系统 | 第53-58页 |
3.3.1 拆解线管理系统模型 | 第53-55页 |
3.3.2 信息系统功能实现 | 第55-5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四章 汽车拆解的碳排放解算 | 第59-71页 |
4.1 碳排放分析引言 | 第59-60页 |
4.2 拆解过程碳排放量化分析 | 第60-65页 |
4.2.1 零部件拆解路径规划 | 第60-61页 |
4.2.2 建立零部件拆解碳足迹模型 | 第61页 |
4.2.3 拆解类型及其能耗形式 | 第61-63页 |
4.2.4 拆解耗能的碳排放折算 | 第63页 |
4.2.5 产品拆解过程不确定因素分析 | 第63-65页 |
4.3 应用实例 | 第65-70页 |
4.3.1 汽车的副仪表盘拆解碳排放解算 | 第65-68页 |
4.3.3 副仪表盘生命周期的碳足迹分析 | 第68-7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1-73页 |
5.1 总结 | 第71-72页 |
5.2 展望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