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县级政府治理能力研究--对山东省X县的实证分析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3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2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设计 | 第13-16页 |
1.5.1 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1.5.2 研究框架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县级政府治理能力的理论研究与模型构建 | 第16-27页 |
2.1 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2.1.1 国外学者的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2.1.2 国内学者的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2.2 县级政府治理能力的基本概念界定 | 第19-21页 |
2.2.1 县级政府 | 第19-20页 |
2.2.2 治理 | 第20页 |
2.2.3 政府治理能力 | 第20-21页 |
2.3 县级政府治理能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1-22页 |
2.3.1 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21页 |
2.3.2 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21-22页 |
2.3.3 政府能力理论 | 第22页 |
2.4 县级政府治理能力的模型构建 | 第22-27页 |
2.4.1 县级政府治理能力的构成 | 第23-24页 |
2.4.2 县级政府治理能力构成变量阐释 | 第24-27页 |
第三章 县级政府治理能力的实证分析 | 第27-49页 |
3.1 研究设计 | 第27-32页 |
3.1.1 实证检测方法 | 第27页 |
3.1.2 县级政府治理能力构成变量的测量 | 第27-31页 |
3.1.3 问卷的编制与有效性控制 | 第31-32页 |
3.2 样本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 第32-33页 |
3.3 县级政府治理能力测量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 第33-46页 |
3.3.1 测量问项的信度分析 | 第33-35页 |
3.3.2 测量问项的效度分析 | 第35-46页 |
3.4 县级政府治理能力结构模型的检验与修正 | 第46-48页 |
3.4.1 模型检验与修正后的参数估计 | 第46-47页 |
3.4.2 结构模型拟合评价 | 第47-48页 |
3.5 县级政府治理能力实证研究结果 | 第48-49页 |
第四章 县级政府治理能力实证研究结果分析与建议 | 第49-59页 |
4.1 县级政府治理能力模型研究结果分析 | 第49-54页 |
4.1.1 假设检验总结 | 第49-51页 |
4.1.2 假设检验结果分析 | 第51-54页 |
4.2 提升县级政府治理能力的政策建议 | 第54-59页 |
4.2.1 着力提高战略规划能力 | 第54-55页 |
4.2.2 全力提高公共服务能力 | 第55-56页 |
4.2.3 重视资源汲取能力 | 第56-57页 |
4.2.4 重视危机管理能力 | 第57-59页 |
第五章 总结 | 第59-62页 |
5.1 研究总结 | 第59-60页 |
5.1.1 能力的构成 | 第59页 |
5.1.2 构成变量的组成要素和重要性 | 第59-60页 |
5.2 研究局限 | 第60页 |
5.3 研究展望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附录: 关于县级政府治理能力的调查问卷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