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8-13页 |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 第8-9页 |
1.选题缘由 | 第8-9页 |
2.选题意义 | 第9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2.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2页 |
(四)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12-13页 |
一、沂蒙红色资源概述 | 第13-16页 |
(一)沂蒙红色资源的界定 | 第13-14页 |
(二)沂蒙红色资源的构成 | 第14-15页 |
(三)沂蒙红色资源的特点 | 第15-16页 |
1.总量大,类型多样 | 第15-16页 |
2.直观教育性 | 第16页 |
3.价值持久性 | 第16页 |
二、高中《生活与哲学》中应用沂蒙红色资源的意义 | 第16-21页 |
(一)学生方面 | 第17-18页 |
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 第17页 |
2.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和崇高理想 | 第17-18页 |
(二)教师方面 | 第18-19页 |
1.有利于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 | 第18-19页 |
2.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师职业素养 | 第19页 |
(三)有利于丰富课程资源,推进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改革 | 第19-20页 |
(四)有利于传承红色资源,实现红色资源的教育价值 | 第20-21页 |
三、沂蒙红色资源在高中《生活与哲学》中的应用 | 第21-37页 |
(一)沂蒙红色资源在高中《生活与哲学》中的应用策略 | 第21-24页 |
1.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观 | 第21页 |
2.积极开发当地红色资源 | 第21-23页 |
3.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 | 第23页 |
4.注重交流与合作 | 第23-24页 |
(二)沂蒙红色资源在高中《生活与哲学》中的课堂应用——以“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为例 | 第24-34页 |
1.课标要求 | 第24页 |
2.教材分析 | 第24-25页 |
3.学情分析 | 第25页 |
4.教学目标 | 第25-26页 |
5.教学重点难点 | 第26页 |
6.教学方法和策略 | 第26页 |
7.教学过程 | 第26-34页 |
(三)沂蒙红色资源在高中《生活与哲学》中的课外活动设计 | 第34-37页 |
结语 | 第37-38页 |
注释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成果 | 第42-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