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物资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物资经济论文--中国论文

基于新能源汽车的城市物流碳减排量的测算与分析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2-21页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2-14页
        1.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3-14页
    1.2 文献综述第14-18页
        1.2.1 关于碳排放的文献综述第14-16页
        1.2.2 关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文献综述第16-17页
        1.2.3 关于新能源汽车碳排放测算的文献综述第17页
        1.2.4 文献评述第17-18页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18-21页
        1.3.1 研究内容第18-20页
        1.3.2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20-21页
第2章 低碳经济下城市物流行业及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分析第21-34页
    2.1 低碳经济下城市物流行业的发展现状分析第21-23页
        2.1.1 城市物流的概念和特点第21-22页
        2.1.2 低碳经济下我国城市物流的发展现状第22-23页
    2.2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分析第23-33页
        2.2.1 新能源汽车的概念和特点第23页
        2.2.2 新能源汽车发展历程第23-25页
        2.2.3 发达国家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第25-29页
        2.2.4 中国核心城市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第29-33页
    2.3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3章 新能源汽车对城市物流碳排放影响的理论分析第34-40页
    3.1 城市物流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分析第34-37页
        3.1.1 城市物流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分析模型的构建第34-35页
        3.1.2 城市物流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分析模型的分析第35-37页
        3.1.3 城市物流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分析模型的结论第37页
    3.2 技术进步对能源强度和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分析第37-39页
        3.2.1 技术进步效应分析第37-38页
        3.2.2 技术进步对能源强度和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分析第38-39页
    3.3 产业结构对货物周转量的影响分析第39-40页
        3.3.1 结构转换效应理论第39页
        3.3.2 产业结构对货物周转量的影响分析第39-40页
第4章 新能源汽车对城市物流碳减排量的测算与分析第40-53页
    4.1 样本城市货物周转量的预测第40-42页
        4.1.1 Gompertz模型变量的选取和构建第40-41页
        4.1.2 Gompertz模型的检验和修正第41-42页
        4.1.3 样本城市货物周转量预测结果输出第42页
    4.2 样本城市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和其技术水平阶段的设定第42-43页
        4.2.1 样本城市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的设定第42-43页
        4.2.2 样本城市新能源汽车技术水平的设定第43页
    4.3 新能源汽车城市物流碳排放模型的构建与测算第43-52页
        4.3.1 模型构建第43-44页
        4.3.2 数据分析第44页
        4.3.3 市场份额一定的条件下的碳减排量的测算分析第44-48页
        4.3.4 技术水平一定条件下的碳减排量的测算与分析第48-52页
    4.4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5章 降低我国城市物流行业碳减排量的政策建议第53-55页
    5.1 继续加大新能源汽车在城市物流行业应用的支持力度第53页
    5.2 继续推进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第53-54页
    5.3 重点推进新能源汽车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推广应用第54-55页
结论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0页
致谢第60-61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广西大学中加国际学院本科专业评估自评报告》汉译英翻译项目报告
下一篇:《话说上思·民俗篇》(第八章至第十一章)翻译项目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