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10-2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20页 |
1.2.1 模袋混凝土的特点与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2 粉煤灰在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3 硅粉在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2.4 模袋混凝土抗冻性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1.2.5 混凝土孔结构现状研究 | 第19-20页 |
1.3 研究目的与主要内容 | 第20-22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20-21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2 试验概况 | 第22-30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22-24页 |
2.1.1 水泥 | 第22页 |
2.1.2 粗骨料 | 第22页 |
2.1.3 细骨料 | 第22-23页 |
2.1.4 粉煤灰 | 第23页 |
2.1.5 硅粉 | 第23页 |
2.1.6 外加剂 | 第23页 |
2.1.7 试验用水 | 第23-24页 |
2.2 试验方案 | 第24-25页 |
2.2.1 技术路线 | 第24页 |
2.2.2 方案设计 | 第24-25页 |
2.2.3 试验配合比 | 第25页 |
2.3 主要试验仪器 | 第25-27页 |
2.4 试验方法 | 第27-30页 |
2.4.1 混凝土宏观力学性能试验 | 第27-28页 |
2.4.2 混凝土抗冻耐久性试验 | 第28页 |
2.4.3 模袋混凝土孔结构试验 | 第28-30页 |
3 模袋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研究 | 第30-45页 |
3.1 试验概况 | 第30页 |
3.2 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研究 | 第30-41页 |
3.2.1 立方体抗压强度结果与分析 | 第30-37页 |
3.2.2 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破坏形态 | 第37-38页 |
3.2.3 立方体抗压强度随龄期增长的规律 | 第38-41页 |
3.3 立方体劈裂抗拉试验研究 | 第41-44页 |
3.3.1 立方体劈裂抗拉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41-42页 |
3.3.2 立方体劈裂抗拉强度试验破坏形态 | 第42-43页 |
3.3.3 劈裂抗拉强度与立方体抗压强度关系 | 第43-4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4 模袋混凝土抗冻耐久性试验研究 | 第45-53页 |
4.1 试验概况 | 第45-46页 |
4.2 模袋混凝土抗冻耐久性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46-52页 |
4.2.1 质量损失试验结果分析 | 第46-48页 |
4.2.2 相对动弹性模量试验结果分析 | 第48-50页 |
4.2.3 模袋混凝土冻融损伤模型及寿命预测 | 第50-52页 |
4.2.4 冻融循环作用下的的试件破坏形态 | 第52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5 模袋混凝土的孔隙结构试验研究 | 第53-80页 |
5.1 硬化孔隙试验概况 | 第53页 |
5.2 孔隙结构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53-60页 |
5.2.1 气孔分布 | 第53-55页 |
5.2.2 气泡平均半径 | 第55-56页 |
5.2.3 孔隙率、间距系数与气孔数量 | 第56-58页 |
5.2.4 比表面积 | 第58页 |
5.2.5 各组试件孔结构参数对比与试件形态图 | 第58-60页 |
5.3 孔结构与其性能的关系 | 第60-68页 |
5.3.1 孔结构与强度的关系 | 第61-66页 |
5.3.2 孔结构与抗冻耐久性的关系 | 第66-68页 |
5.4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模袋混凝土孔结构与强度、耐久性研究 | 第68-79页 |
5.4.1 灰色系统理论 | 第68-69页 |
5.4.2 灰色关联分析 | 第69-74页 |
5.4.3 基于GM模型的抗压强度预测 | 第74-7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80-82页 |
6.1 结论 | 第80页 |
6.2 展望 | 第80-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6页 |
作者简介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