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课程论文

小学3D打印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0-21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2页
        1.1.1 时代背景第10-11页
        1.1.2 选题缘由第11-12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2-13页
        1.2.1 研究目的第12页
        1.2.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第13-14页
        1.3.1 研究内容第13页
        1.3.2 研究思路第13-14页
    1.4 研究方法第14-15页
        1.4.1 文献分析法第14页
        1.4.2 问卷调查法第14页
        1.4.3 访谈法第14页
        1.4.4 准实验研究法第14-15页
    1.5 研究综述第15-21页
        1.5.1 3D打印相关文献分析第15-16页
        1.5.2 3D打印在教育中的研究现状第16-17页
        1.5.3 3D打印在我国中小学开展形式第17-19页
        1.5.4 目前小学3D打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第19-20页
        1.5.5 国内外3D打印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现状第20-21页
2. 核心概念与相关理论基础第21-30页
    2.1 核心概念界定第21-25页
        2.1.1 3D打印第21-22页
        2.1.2 创客教育第22页
        2.1.3 校本课程第22-23页
        2.1.4 校本课程开发第23-25页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第25-30页
        2.2.1 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第25-26页
        2.2.2 建构主义理论第26页
        2.2.3 多元智能理论第26-27页
        2.2.4 教学设计理论第27-28页
        2.2.5 SWOT分析法第28页
        2.2.6 校本课程开发两大思想基础第28-30页
3. 小学3D打印校本课程开发的模式第30-34页
    3.1 开发校本课程的三种主导模式第30-31页
        3.1.1 需求主导模式第30页
        3.1.2 条件主导模式第30页
        3.1.3 目标主导模式第30-31页
    3.2 小学3D打印校本课程开发模式设计第31-34页
        3.2.1 开发思路第31页
        3.2.2 开发模式第31-34页
4. 小学3D打印校本课程的开发——以盐城市大丰区城东实验小学为例第34-48页
    4.1 校本课程需求评估第34-38页
        4.1.1 地域文化第34页
        4.1.2 办学条件第34-35页
        4.1.3 办学理念第35页
        4.1.4 学校内外部环境分析第35-38页
    4.2 校本课程的目标制定第38-41页
        4.2.1 课程目标的设计依据第38-39页
        4.2.2 课程目标的设计原则第39-40页
        4.2.3 课程定位第40页
        4.2.4 具体三维课程目标第40-41页
    4.3 校本课程的内容选择第41-42页
        4.3.1 3D打印基础知识第41页
        4.3.2 建模软件操作知识第41-42页
        4.3.3 具体学科知识第42页
        4.3.4 校园文化知识第42页
        4.3.5 地域文化知识第42页
    4.4 校本课程的内容组织第42-44页
    4.5 校本课程的实施策略第44-45页
        4.5.1 内容先简后繁,操作先易后难第44-45页
        4.5.2 创设教学情境,挖掘学生兴趣第45页
        4.5.3 任务驱动教学,进度适时推进第45页
    4.6 校本课程的评价第45-48页
        4.6.1 对学生的评价第46-47页
        4.6.2 对课程的评价第47-48页
5. 小学3D打印校本课程开发的准实验研究第48-68页
    5.1 实验准备第48-51页
        5.1.1 实验对象第48页
        5.1.2 实验目的第48页
        5.1.3 实验环境第48-49页
        5.1.4 教学软件选择第49-50页
        5.1.5 教学邮箱创建第50-51页
        5.1.6 实验教学内容安排第51页
        5.1.7 实验方案第51页
    5.2 实验实施第51-56页
        5.2.1 前测问卷制定、发放与回收第52页
        5.2.2 《庆国庆、绘国旗》教学实验案例第52-55页
        5.2.3 后测问卷的发放与回收第55-56页
    5.3 实验效果分析第56-64页
        5.3.1 调查设计第56页
        5.3.2 调查结果分析第56-64页
    5.4 准实验研究结果讨论第64-68页
        5.4.1 教学效果第64页
        5.4.2 教学策略第64-67页
        5.4.3 不足之处第67-68页
6. 结论与不足第68-70页
    6.1 研究结论第68-69页
        6.1.1 当前3D打印教学开展形式和存在问题第68页
        6.1.2 构建特色校本课程开发的模式第68页
        6.1.3 构建完整的校本课程内容体系第68页
        6.1.4 提出若干教学策略第68-69页
    6.2 不足与展望第69-70页
注释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5页
附录1 学生3D打印校本课程学习评价量表第75-76页
附录2 小学3D打印校本课程前测、后测问卷第76-78页
附录3 小学3D打印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学效果调查问卷第78-79页
附录4 访谈提纲第79-80页
读硕期间发表论文目录第80-81页
致谢第81-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深圳市社会建设“风景林工程”创新性研究
下一篇:省级机关作风建设常态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