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发电系统发电效率评估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光伏发电发展现状 | 第11页 |
1.2 光伏发电应用形式 | 第11-12页 |
1.3 光伏发电效率影响因素 | 第12-16页 |
1.4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16-17页 |
第2章 光伏发电系统模型 | 第17-33页 |
2.1 太阳辐射模型 | 第17-22页 |
2.1.1 水平面上的太阳辐射 | 第17-20页 |
2.1.2 倾斜面上的太阳辐射 | 第20-21页 |
2.1.3 年辐射量 | 第21-22页 |
2.2 光伏池板模型 | 第22-26页 |
2.2.1 光伏池板物理模型 | 第22-23页 |
2.2.2 光伏池板工程模型 | 第23-26页 |
2.3 光伏阵列模型 | 第26-29页 |
2.3.1 平单轴跟踪模型 | 第26-27页 |
2.3.2 斜单轴跟踪模型 | 第27-28页 |
2.3.3 竖直单轴跟踪模型 | 第28-29页 |
2.3.4 双轴跟踪模型 | 第29页 |
2.4 电气损耗 | 第29-32页 |
2.4.1 电缆损耗 | 第30-31页 |
2.4.2 汇流箱损耗 | 第31页 |
2.4.3 逆变器效率模型 | 第31-32页 |
2.4.4 变压器损耗 | 第3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3章 光伏发电系统效率影响因素分析及系统优化 | 第33-51页 |
3.1 建筑物对光伏发电系统的影响 | 第33-35页 |
3.2 局部遮挡对光伏发电系统的影响 | 第35-43页 |
3.2.1 光伏组串的工作特性 | 第36-38页 |
3.2.2 光伏阵列的工作特性 | 第38-41页 |
3.2.3 光伏阵列配置优化 | 第41-43页 |
3.3 分布式MPPT对光伏发电系统的影响 | 第43-45页 |
3.3.1 串联少、并联多的光伏阵列 | 第43-44页 |
3.3.2 串联多、并联少的光伏阵列 | 第44-45页 |
3.4 电缆失配对光伏发电系统的影响 | 第45-47页 |
3.5 弱光对光伏发电系统的影响 | 第47-50页 |
3.5.1 弱光下发电量损失 | 第47-49页 |
3.5.2 弱光优化 | 第49-50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4章 光伏发电系统效率评估 | 第51-59页 |
4.1 光伏发电系统效率评估算法 | 第51-54页 |
4.2 实例分析 | 第54-58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5章 结论 | 第59-61页 |
5.1 总结 | 第59页 |
5.2 展望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作者简介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