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二氧化铅的修饰改性及电催化应用的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2-23页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2-13页
    1.2 阳极材料在电化学处理废水体系中的研究进展第13-15页
        1.2.1 金属电极第13-14页
        1.2.2 碳素电极第14页
        1.2.3 金属氧化物电极第14-15页
    1.3 二氧化铅电极的表述与制备第15-20页
        1.3.1 二氧化铅电极的制备方法第15-16页
        1.3.2 二氧化铅的发展历史第16-17页
        1.3.3 二氧化铅电极的修饰与掺杂改性第17-20页
    1.4 论文的研究思路、内容、创新点和意义第20-23页
        1.4.1 研究思路第20-21页
        1.4.2 实验研究内容第21页
        1.4.3 研究的创新点第21-22页
        1.4.4 本论文的研究的意义第22-23页
2 二氧化钛纳米管(TiO_2-NTs/Ti)的制备第23-33页
    2.1 实验药品与实验器材第23-24页
        2.1.1 实验药品第23页
        2.1.2 实验器材第23-24页
    2.2 TiO_2-NTs/Ti电极的制备第24-26页
        2.2.1 钛基体的预处理第24页
        2.2.2 阳极氧化钛基体第24-25页
        2.2.3 纳米管的后处理第25-26页
        2.2.4 TiO_2-NTs/Ti电极的电还原处理第26页
    2.3 电极的形貌与组成表征第26-27页
        2.3.1 电极表面形貌分析第26-27页
        2.3.2 TiO_2-NTs/Ti煅烧前后的物相分析第27页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27-32页
        2.4.1 Ti基体的预处理第27-28页
        2.4.2 TiO_2-NTs/Ti的表面超声处理第28-30页
        2.4.3 TiO_2-NTs/Ti煅烧前后的物相分析第30页
        2.4.4 TiO_2-NTs/Ti的电还原处理第30-32页
    2.5 实验结论第32-33页
3 Co-PbO_2/TiO_2-NTs/Ti电极的制备、性能及氧化降解甲基蓝的研究第33-60页
    3.1 实验药品与实验器材第33-34页
        3.1.1 实验试剂第33页
        3.1.2 实验器材第33-34页
    3.2 Co-PbO_2/TiO_2-NTs/Ti电极的制备第34-37页
    3.3 电极的形貌与组成表征第37页
        3.3.1 电极表面形貌分析第37页
        3.3.2 纳米管内沉积的粒子表征第37页
        3.3.3 电极表面物相分析第37页
        3.3.4 电极表面元素组成和价态表征第37页
    3.4 电极的电化学性能测试第37-38页
        3.4.1 稳态极化曲线测试第38页
        3.4.2 循环伏安测试第38页
        3.4.3 交流阻抗测试第38页
    3.5 电催化氧化降解甲基蓝第38-39页
    3.6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39-50页
        3.6.1 Co-PbO_2/TiO_2-NTs/Ti(P)电极的形貌表征第39-42页
        3.6.2 Co-PbO_2/TiO_2-NTs/Ti(P)电极的化学组成表征第42-46页
        3.6.3 Co-PbO_2/TiO_2-NTs/Ti(P)电极的电催化性质的分析第46-50页
    3.7 电催化氧化甲基蓝的研究第50-55页
        3.7.1 甲基蓝初始浓度的影响第50-52页
        3.7.2 电流密度对降解甲基蓝的影响第52-54页
        3.7.3 pH值对降解甲基蓝的影响第54-55页
    3.8 Co-PbO_2/TiO_2-NTs/Ti(P)电极与其他电极的降解效果对比第55-57页
    3.9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第57-58页
    3.10 Co-PbO_2/TiO_2-NTs/Ti(P)电极的稳定性测试第58页
    3.11 结论第58-60页
4 Y_2O_3-PbO_2/TiO_2-NTs/Ti电极的制备、性能及氧化降解甲基蓝的研究第60-85页
    4.1 实验药品与实验器材第60-61页
        4.1.1 实验药品第60页
        4.1.2 实验器材第60-61页
    4.2 Y_2O_3-PbO_2/TiO_2-NTs/Ti电极的制备第61-63页
        4.2.1 TiO_2-NTs/Ti电极的制备第61页
        4.2.2 Y_2O_3-PbO_2/TiO_2-NTs/Ti电极的制备第61-63页
    4.3 电极的形貌与组成表征第63页
        4.3.1 电极表面的表面形貌表征第63页
        4.3.2 电极表面物相分析第63页
        4.3.3 电极表面元素组成和价态表征第63页
    4.4 电极的电化学性能测试第63-64页
        4.4.1 循环伏安测试表征第63-64页
        4.4.2 交流阻抗测试第64页
    4.5 电催化氧化降解甲基蓝测试实验第64-65页
    4.6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65-74页
        4.6.1 不同脉冲时间的Y_2O_3-PbO_2/TiO_2-NTs/Ti电极的形貌表征第65-67页
        4.6.2 不同脉冲时间的Y_2O_3-PbO_2/TiO_2-NTs/Ti电极的化学组成表征第67-71页
        4.6.3 电沉积时间对电极电化学性质的影响第71-74页
    4.7 电催化氧化甲基蓝的研究第74-80页
        4.7.1 甲基蓝初始浓度的影响第74-77页
        4.7.2 电流密度对降解甲基蓝的影响第77-78页
        4.7.3 pH值对降解甲基蓝的影响第78-80页
    4.8 Y_2O_3-PbO_2/TiO_2-NTs/Ti(P-45min),Y_2O_3-PbO_2/TiO_2-NTs/Ti(D-45min)和PbO_2/TiO_2-NTs/Ti(P-45min)电极之间的电化学性质的对比第80-81页
    4.9 Y_2O_3-PbO_2/TiO_2-NTs/Ti(P-45min),Y_2O_3-PbO_2/TiO_2-NTs/Ti(D-45min)和PbO_2/TiO_2-NTs/Ti(45min)的加速寿命试验第81-82页
    4.10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第82-83页
    4.11 实验结论第83-85页
5 结论与展望第85-87页
参考文献第87-97页
致谢第97-98页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南昌瓷板画人物图像研究
下一篇: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在动画场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