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8-13页 |
1.1 选题缘由 | 第8-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2 南昌瓷板画人物图像的发展演变 | 第13-21页 |
2.1 南昌瓷板画概念界定 | 第13-14页 |
2.2 南昌瓷板画人物图像的发展过程 | 第14-21页 |
2.2.1 清末民初的初创阶段(1885-1919) | 第14-17页 |
2.2.2 民国期间的发展阶段(1920-1948) | 第17-18页 |
2.2.3 新中国成立后延续至今的成熟阶段(1949-) | 第18-21页 |
3 南昌瓷板画人物图像的表现内容 | 第21-44页 |
3.1 政治伟人及重大政治事件 | 第21-28页 |
3.2 观音菩萨和普贤菩萨 | 第28-32页 |
3.3 地域文化的民俗 | 第32-38页 |
3.4 知名人物 | 第38-44页 |
4 南昌瓷板画人物图像的表现特征 | 第44-58页 |
4.1 构图突破传统多元创意 | 第44-47页 |
4.2 造型人物形象生动逼真 | 第47-49页 |
4.3 风格主要突出焦点写实 | 第49-52页 |
4.4 色彩细腻追求西画效果 | 第52-54页 |
4.5 技法由传统点子技法到西画技法的融入 | 第54-58页 |
5 结论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附录A | 第61-63页 |
附录B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