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课互动式教学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5页 |
一、选题依据 | 第9-10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3-14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3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四、论文的创新点 | 第14-15页 |
第一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互动式教学的内涵 | 第15-25页 |
一、互动式教学的内涵 | 第15-20页 |
(一)互动的定义 | 第15页 |
(二)互动式教学的涵义 | 第15页 |
(三)互动式教学的主要理论依据 | 第15-17页 |
(四)互动式教学的基本特征 | 第17-18页 |
(五)互动式教学的形式 | 第18-20页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互动式教学的内涵 | 第20-25页 |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互动式教学的基本理念 | 第20-22页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互动式教学的原则 | 第22-23页 |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互动式教学的形式 | 第23-25页 |
第二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实施互动式教学的意义 | 第25-27页 |
一、顺应高中思想政治新课改的需要 | 第25页 |
二、符合教师提高专业素养、促进专业发展的意愿 | 第25页 |
三、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 第25-26页 |
四、促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第26-27页 |
第三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互动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 第27-34页 |
一、互动现状 | 第27-30页 |
(一)互动主体缺乏主动合作意识 | 第27-28页 |
(二)互动内容偏离现实生活 | 第28-29页 |
(三)互动形式单一 | 第29-30页 |
(四)互动机会不平等 | 第30页 |
二、原因分析 | 第30-34页 |
(一)学校态度问题 | 第30-31页 |
(二)教师观念问题 | 第31页 |
(三)教师能力问题 | 第31-33页 |
(四)课程内容设置问题 | 第33-34页 |
第四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互动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 第34-47页 |
一、设置互动教学目标 | 第34-36页 |
二、创设互动教学情境 | 第36-38页 |
三、生成互动教学问题 | 第38-40页 |
四、组建互动合作小组 | 第40页 |
五、积极进行问题探究 | 第40-45页 |
六、总结凝练重难点 | 第45页 |
七、优化教学评价 | 第45-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出版或发表的论著、论文 | 第51-52页 |
附录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