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5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0-13页 |
1.1.1 对旧工业遗产改造的构想 | 第10页 |
1.1.2 城市再生的意义 | 第10-11页 |
1.1.3 场所精神的引领 | 第11页 |
1.1.4 公共艺术观念的介入 | 第11-12页 |
1.1.5 思想理论上的支持及媒体建筑相关专业领域的发展 | 第12-13页 |
1.1.6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与建筑技术的结合 | 第13页 |
1.1.7 实际生活中存在大量的旧工业改造需求 | 第13页 |
1.1.8 旧工业遗产改造成文化创意园区一直都在进行中 | 第13页 |
1.2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13-18页 |
1.2.1 研究对象和范围 | 第13-14页 |
1.2.2 主要观点 | 第14页 |
1.2.3 创新点 | 第14页 |
1.2.4 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4页 |
1.2.5 学术构想 | 第14页 |
1.2.6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1.2.7 可行性分析、面临的主要难题及对未来的展望 | 第16-18页 |
1.3 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 第18页 |
1.3.1 理论价值 | 第18页 |
1.3.2 应用价值 | 第18页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 第18-21页 |
1.4.1 面向创意园区的旧工业遗产改造的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第19-20页 |
1.4.2 媒体建筑、媒体技术及互动性在建筑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 第20-21页 |
1.5 研究与写作的框架 | 第21-25页 |
1.5.1 论文内容 | 第22-23页 |
1.5.2 论文框架 | 第23-25页 |
第二章 旧工业遗产改造的意义和手法 | 第25-40页 |
2.1 旧工业遗产改造的意义 | 第25-27页 |
2.1.1 旧工业遗产改造的必要性 | 第25-26页 |
2.1.2 旧工业遗产改造的主要改造方向 | 第26页 |
2.1.3 旧工业遗产改造为创意园区的可行性 | 第26-27页 |
2.1.4 旧工业遗产改造为创意园区的优越性 | 第27页 |
2.2 创意产业的兴起对旧建筑的影响和改造 | 第27-39页 |
2.2.1 国外的发展历程 | 第27-28页 |
2.2.2 国内的发展历程 | 第28-29页 |
2.2.3 国内外优秀案例分析比较 | 第29-36页 |
2.2.4 改造后的效果 | 第36-39页 |
2.3 小结 | 第39-40页 |
第三章 旧工业遗产改造中的媒体建筑 | 第40-74页 |
3.1 媒介和建筑媒介 | 第42-47页 |
3.1.1 媒介及特征 | 第42-43页 |
3.1.2 建筑也是一种媒介 | 第43-44页 |
3.1.3 建筑媒介与传统媒介的对应发展关系 | 第44-46页 |
3.1.4 建筑媒介的独特性 | 第46-47页 |
3.2 媒体建筑 | 第47-50页 |
3.3 媒体建筑的特征 | 第50-54页 |
3.3.1 媒体性 | 第50-51页 |
3.3.2 符号性 | 第51-52页 |
3.3.3 虚拟性 | 第52-54页 |
3.3.4 工具性 | 第54页 |
3.4 媒体建筑中的交互 | 第54-62页 |
3.4.1 建筑互动性的演变历程 | 第56-58页 |
3.4.2 交互美学 | 第58-62页 |
3.5 改造中的媒体建筑 | 第62-74页 |
3.5.1 改造与媒体建筑的结合 | 第62页 |
3.5.2 建筑对场所精神的追求 | 第62页 |
3.5.3 公共艺术观念对建筑的影响 | 第62-63页 |
3.5.4 改造中的媒体建筑的独特性 | 第63页 |
3.5.5 现实需要 | 第63-66页 |
3.5.6 媒体建筑在改造中的实践应用 | 第66-67页 |
3.5.7 对媒体建筑交互体验的设计构想 | 第67-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学术成果统计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