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容乃大 和而不同--论张翎创作中的“文学世界性”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研究缘起与理论言说 | 第9-18页 |
一、研究对象扫描 | 第9-10页 |
二、论文问题的提出 | 第10-12页 |
三、论文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及阐释 | 第13-18页 |
(一) 世界文学 | 第13-14页 |
(二) 文学世界性 | 第14-15页 |
(三) 文学民族性 | 第15-16页 |
(四) 文学世界性与文学民族性的关系 | 第16-18页 |
第二章 中西文化的宁馨儿 | 第18-28页 |
第一节 为有源头活水来 | 第18-22页 |
一、时间的馈赠 | 第18-20页 |
二、空间的远离 | 第20-21页 |
三、女性意识的自觉 | 第21-22页 |
第二节 灵根自植的中华文化身份 | 第22-28页 |
一、坚持汉语写作的立场 | 第22-24页 |
二、展示诗情画意的古典神韵 | 第24-25页 |
三、重视重构华人史的文学书写 | 第25-28页 |
第三章 “寻找”——人之初,性本善 | 第28-35页 |
第一节 绚烂短暂的爱情之“花” | 第28-31页 |
一、绮丽爱情的真相:缤纷中国梦 | 第28-29页 |
二、夹在世俗与脱俗之间的爱情故事 | 第29-30页 |
三、那些与印第安有关的情感纠结 | 第30-31页 |
第二节 “空巢”父母的婚姻之“树” | 第31-35页 |
一、同是天涯人的艰难感情 | 第32-33页 |
二、空巢父亲的黄昏之恋 | 第33-35页 |
第四章 故土想象与新土经验的融汇 | 第35-46页 |
第一节 文化精神的审美故土 | 第35-36页 |
第二节 不止一地的地理——人物谱系图 | 第36-43页 |
一、披着“金缕绣衣”的江南 | 第37-40页 |
二、来自北方的救赎 | 第40-43页 |
第三节 瑕不掩瑜——张翎小说文本的不足 | 第43-46页 |
一、细节的相似性 | 第43-44页 |
二、情节的重复使用 | 第44-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后记 | 第50-5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