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政治论文

情境教学法在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导言第9-15页
    一、选题缘由与选题意义第9-10页
    二、研究现状第10-13页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第13-15页
第一章 情境教学法的理论阐释第15-21页
    第一节 情境教学的含义与特点第15-18页
        一、情境第15-16页
        二、情境教学的内涵第16-17页
        三、情境教学的特点第17-18页
    第二节 情境教学法的理论基础第18-21页
        一、认知心理学第18-19页
        二、社会学习理论第19页
        三、默会知识理论第19-21页
第二章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课运用情境教学法的意义与主要类型第21-29页
    第一节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课运用情境教学法的意义第21-23页
        一、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第21-22页
        二、有助于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第22页
        三、有助于形成有效的“学习共同体”第22-23页
    第二节 “道德与法治”课运用情境教学法的主要类型第23-26页
        一、导入过渡型情境第23-24页
        二、课堂体验型情境第24-25页
        三、生活再现型情境第25-26页
    第三节 “道德与法治”课运用情境教学法的主要特征第26-29页
        一、注重生活化第27页
        二、强调体验性第27页
        三、突出情理交融第27-29页
第三章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课运用情境教学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探析第29-34页
    第一节 情境教学法在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课运用中存在的问题第29-31页
        一、情境创设导入单一化第29-30页
        二、情境创设体验性不足第30页
        三、情境生活再现随意化第30-31页
    第二节 情境教学法在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课运用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1-34页
        一、“传授—接受”模式持续影响第31-32页
        二、形成性评价机制尚未完善第32-33页
        三、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存在欠缺第33-34页
第四章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运用情境教学法的优化策略第34-41页
    第一节 更新教育教学理念第34-35页
        一、提升教师队伍的现代教育素养第34-35页
        二、鼓励学生在情境中实践第35页
    第二节 健全和完善教学评价机制第35-36页
        一、多维综合评价学习效果第35-36页
        二、注重形成性评价的运用第36页
    第三节 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第36-38页
        一、提高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第36-37页
        二、营造情理融合的教学氛围第37-38页
    第四节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堂情境教学优化措施第38-41页
        一、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堂情境教学导入的优化第38-39页
        二、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堂情境教学目标的优化第39页
        三、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堂情境教学过程的优化第39-41页
结语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4页
致谢第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依托汉川善书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证研究
下一篇:基于人的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