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朗读教学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10-14页 |
第一章 朗读教学概述 | 第14-18页 |
第一节 朗读与朗读教学 | 第14-15页 |
一、朗读 | 第14页 |
二、朗读教学 | 第14-15页 |
第二节 实施语文朗读教学的依据 | 第15-16页 |
一、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15-16页 |
二、符合汉语言特点 | 第16页 |
三、符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理念 | 第16页 |
第三节 朗读教学的意义 | 第16-18页 |
一、培养听说能力 | 第16-17页 |
二、增强阅读理解能力 | 第17页 |
三、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能力 | 第17页 |
四、有利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 第17-18页 |
第二章 高中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18-23页 |
第一节 高中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 第18-20页 |
一、朗读教学被边缘化 | 第18页 |
二、朗读教学的目标不明确 | 第18页 |
三、教师的朗读指导缺位、评价单一 | 第18-19页 |
四、教师范读日益被多媒体取代 | 第19-20页 |
五、学生朗读兴趣不浓、能力不强 | 第20页 |
第二节 高中语文朗读教学问题成因分析 | 第20-23页 |
一、高考应试的影响 | 第20页 |
二、学校对朗读教学缺乏管理与评价机制 | 第20-21页 |
三、教师对朗读教学重视不够 | 第21页 |
四、教师自身朗读教学能力不强 | 第21-23页 |
第三章 高中语文朗读教学的实践策略 | 第23-34页 |
第一节 教师朗读教学的实践策略 | 第23-26页 |
一、提高朗读意识、增强朗读理论知识 | 第23页 |
二、建立朗读教学的科学化体系 | 第23-25页 |
三、提高朗读教学的实践能力 | 第25-26页 |
第二节 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 第26-27页 |
一、练习重音、停顿 | 第26页 |
二、练习节奏、语气 | 第26-27页 |
第三节 开展灵活多样的朗读教学活动 | 第27-29页 |
一、教师范读 | 第27-28页 |
二、学生朗读 | 第28页 |
三、师生共读、齐读 | 第28-29页 |
第四节 不同文体的朗读教学实践策略 | 第29-34页 |
一、诗歌和散文的朗读教学 | 第29-31页 |
二、戏剧和小说的朗读教学 | 第31-33页 |
三、文言文的朗读教学 | 第33-34页 |
结语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
后记 | 第37-38页 |
个人简历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