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行政诉讼法论文

我国行政诉讼立案登记制度研究

内容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绪论第10-11页
第一章 行政诉讼立案登记制度基本理论第11-19页
    第一节 行政诉讼立案登记制的含义与背景第11-13页
        一、立案登记制度的含义第11-12页
        二、我国行政立案登记制度确立的背景第12-13页
    第二节 我国立案登记制度与域外立案登记制度之比较第13-16页
        一、我国行政立案程序之架构第13-14页
        二、域外行政诉讼立案程序的结构第14-15页
        三、域外立案制度的有益借鉴点第15-16页
    第三节 行政立案登记制度之相关理论第16-19页
        一、诉与诉权理论第16-17页
        二、起诉要件与诉讼要件第17-18页
        三、程序当事人理论第18-19页
第二章 构建行政诉讼立案登记制度的原因与目标第19-26页
    第一节 构建行政诉讼立案登记制度的原因第19-23页
        一、起诉“门槛”过高第20-22页
        二、不立案现象突出第22-23页
    第二节 构建行政诉讼立案登记制度的目标第23-26页
        一、维护诉权第23-24页
        二、促进依法行政第24页
        三、树立司法权威第24-26页
第三章 现行行政诉讼立案登记制度的缺陷第26-33页
    第一节 立法缺陷第26-29页
        一、起诉条件的审查范围和标准规定不明第26-27页
        二、行政诉讼立案登记制度缺乏监督机制第27-28页
        三、立案和庭审审查范围有待划分第28-29页
    第二节 司法缺陷第29-33页
        一、单一审判机制无法满足多元的利益纠纷第29-31页
        二、当事人滥诉第31页
        三、激增案件数量与紧张审判资源不协调第31-32页
        四、行政立案登记配套措施欠缺第32-33页
第四章 完善我国行政诉讼立案登记制度的建议第33-42页
    第一节 建立行政庭前程序,提高审判效率第33-35页
        一、书记员参与审查部分诉讼要件第33-34页
        二、重构起诉状,调整救济方式第34-35页
    第二节 建立立案监督机制第35-36页
        一、建立外部监督机制第35-36页
        二、建立内部立案监督机制第36页
    第三节 梳理立案程序的杂乱,建立诉讼要件审查制度第36-39页
        一、明确起诉条件审查范围及标准第36-38页
        二、建立当事人诉答程序,提高审判效率第38-39页
    第四节 完善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第39-40页
    第五节 建立行政恶诉、滥诉惩治机制第40页
    第六节 强化立案服务措施第40-42页
参考文献第42-43页
后记第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行政案件审判法官的遴选制度研究
下一篇:刑事诉讼审前会议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