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交通参数获取网络节点布设与传输方法研究
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引言 | 第12-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2 研究问题与意义 | 第13-14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1.3.1 高速公路传感器网络 | 第14-15页 |
1.3.2 高速公路传感器网络节点布设 | 第15-16页 |
1.3.3 高速公路传感器网络数据传输 | 第16-18页 |
1.4 本文创新点 | 第18页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2 基础理论 | 第20-26页 |
2.1 概述 | 第20页 |
2.2 高速公路交通参数 | 第20-21页 |
2.3 高速公路交通参数感知技术 | 第21-23页 |
2.4 高速公路交通参数获取网络 | 第23-25页 |
2.4.1 交通状态感知传感器网络通用架构 | 第23-24页 |
2.4.2 高速公路交通参数获取网络设计 | 第24-2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3 高速公路交通参数获取网络节点布设方法 | 第26-44页 |
3.1 概述 | 第26-27页 |
3.2 基于感知度的交通参数完备获取方法 | 第27-32页 |
3.2.1 交通参数感知度 | 第27-29页 |
3.2.2 交通参数感知度函数标定方法 | 第29-30页 |
3.2.3 满足感知度阈值的交通参数完备获取方法 | 第30-32页 |
3.3 基于覆盖度的交通参数冗余感知策略 | 第32-35页 |
3.3.1 交通参数覆盖度 | 第32-33页 |
3.3.2 匝道路段冗余布设策略 | 第33-35页 |
3.4 双层约束传感器布设模型与算法实现 | 第35-41页 |
3.4.1 模型参数分析 | 第35-37页 |
3.4.2 双层约束传感器布设模型 | 第37-39页 |
3.4.3 基于模拟退火的求解算法 | 第39-41页 |
3.5 传感器布设拓展问题 | 第41-42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4 高速公路交通参数获取网络数据传输方法 | 第44-62页 |
4.1 概述 | 第44-46页 |
4.2 交通参数传输网络结构及能耗分析 | 第46-50页 |
4.2.1 网络结构 | 第46-47页 |
4.2.2 无线传感器网络能耗 | 第47-48页 |
4.2.3 双层次网络节点能耗 | 第48-50页 |
4.3 基于簇首指数的非均匀分簇路由设计 | 第50-54页 |
4.3.1 簇规模划分 | 第51-52页 |
4.3.2 簇首选择 | 第52-53页 |
4.3.3 稳态传输 | 第53-54页 |
4.4 能耗均衡模型与算法实现 | 第54-59页 |
4.4.1 能耗均衡模型 | 第54-56页 |
4.4.2 基于遗传粒子群的求解算法 | 第56-59页 |
4.5 交通参数传输拓展问题 | 第59-60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5 实例分析 | 第62-80页 |
5.1 问题描述 | 第62-63页 |
5.2 高速公路交通参数获取网络节点布设实例 | 第63-73页 |
5.2.1 参数标定 | 第63-70页 |
5.2.2 求解分析 | 第70-73页 |
5.3 高速公路交通参数获取网络数据传输实例 | 第73-79页 |
5.3.1 参数标定 | 第73-74页 |
5.3.2 求解分析 | 第74-7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80-82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80-81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6-90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