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第—章 导论 | 第7-10页 |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7-8页 |
| 1.2 研究方法 | 第8页 |
|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8-10页 |
| 1.3.1 研究思路 | 第8页 |
| 1.3.2 论文的基本框架 | 第8-10页 |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国内外实施模式 | 第10-23页 |
| 2.1 相关理论综述 | 第10-13页 |
| 2.1.1 投贷联动理论 | 第10-11页 |
| 2.1.2 科技型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 第11-13页 |
| 2.2 国内外实施模式 | 第13-17页 |
| 2.2.1 国外实施模式 | 第13-15页 |
| 2.2.2 国内实施模式 | 第15-17页 |
| 2.3 硅谷银行投贷联动模式借鉴及启示 | 第17-23页 |
| 2.3.1 硅谷银行简介 | 第17页 |
| 2.3.2 硅谷银行投贷联动业务运行模式、运行特点及运行效果 | 第17-20页 |
| 2.3.3 硅谷银行投贷联动业务对恒丰银行的借鉴及启示 | 第20-23页 |
| 第三章 恒丰银行开展投贷联动业务必要性分析 | 第23-28页 |
| 3.1 宏观环境要求 | 第23-25页 |
| 3.2 科技型企业融资需要 | 第25页 |
| 3.3 恒丰银行自身发展需要 | 第25-28页 |
| 第四章 恒丰银行投贷联动模式设计 | 第28-40页 |
| 4.1 模式设计的体系架构 | 第28-30页 |
| 4.2 模式设计的具体内容 | 第30-40页 |
| 4.2.1 成立科技金融专营机构和投资功能子公司 | 第30-31页 |
| 4.2.2 制定专门的授信业务流程 | 第31-34页 |
| 4.2.3 制定风险投资机构合作机制 | 第34-35页 |
| 4.2.4 各个时期科技型企业投贷联动模式设计 | 第35-40页 |
| 第五章 恒丰银行实施投贷联动的保证措施 | 第40-45页 |
| 5.1 完善合作创新机制 | 第40-41页 |
| 5.2 强化人才支撑 | 第41-42页 |
| 5.3 完善风险控制体系 | 第42页 |
| 5.4 完善利润考核体系 | 第42-43页 |
| 5.5 获得政府支持 | 第43-45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45-46页 |
| 6.1 本文的主要贡献 | 第45页 |
| 6.2 论文的局限性 | 第45-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