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20页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8-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1.1.3 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2.1 企业社会责任内涵的研究 | 第12-13页 |
1.2.2 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方法研究和评价体系 | 第13-15页 |
1.2.3 企业社会责任相关标准 | 第15-16页 |
1.3 研究的内容 | 第16-17页 |
1.4 研究的方法 | 第17-18页 |
1.5 本论文的研究路线 | 第18-20页 |
第2章 建筑企业利益相关者及社会责任内容分析 | 第20-24页 |
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20页 |
2.2 建筑企业的利益相关者 | 第20-22页 |
2.2.1 建筑企业利益相关者的概念 | 第21页 |
2.2.2 建筑企业的利益相关者 | 第21-22页 |
2.3 建筑企业的社会责任的内容 | 第22-24页 |
2.3.1 对股东的责任 | 第22页 |
2.3.2 对员工的责任 | 第22页 |
2.3.3 对消费者的责任 | 第22-23页 |
2.3.4 对环境的责任 | 第23页 |
2.3.5 对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责任 | 第23-24页 |
第3章 构建建筑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 | 第24-38页 |
3.1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目标和要求 | 第24-25页 |
3.1.1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 第24-25页 |
3.1.2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总目标 | 第25页 |
3.1.3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要求 | 第25页 |
3.2 建筑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的选取 | 第25-29页 |
3.2.1 建筑企业对股东责任的评价指标 | 第25-26页 |
3.2.2 建筑企业对员工责任的评价指标 | 第26-27页 |
3.2.3 建筑企业对消费者责任的评价指标 | 第27页 |
3.2.4 建筑企业对社区责任的评价指标 | 第27-28页 |
3.2.5 建筑企业对政府责任的评价指标 | 第28页 |
3.2.6 建筑企业对其他利益者责任的评价指标 | 第28-29页 |
3.3 关键指标的选取 | 第29-31页 |
3.4 社会责任评价体系的建立 | 第31-32页 |
3.5 数学模型的选用 | 第32-38页 |
3.5.1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和步骤 | 第32-34页 |
3.5.2 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 第34-36页 |
3.5.3 关键指标隶属度的确定 | 第36-38页 |
第4章 实证研究 | 第38-49页 |
4.1 江苏邗建公司概况 | 第38页 |
4.2 江苏邗建公司社会责任状况案例分析 | 第38-40页 |
4.2.1 专家打分法 | 第39页 |
4.2.2 指标体系及分级标准 | 第39-40页 |
4.3 江苏邗建公司所承担具体社会责任的综合评价 | 第40-49页 |
4.3.1 确定评价指标集合论域 | 第40-41页 |
4.3.2 确定评语集合论域 | 第41页 |
4.3.3 确定权重分配模糊向量 | 第41-43页 |
4.3.4 构造模糊的评判矩阵Ri,进行单因素的实际评判 | 第43-47页 |
4.3.5 进行多因素综合评价,得出最终评价结果 | 第47-49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9-51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49-50页 |
5.2 研究展望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附录一 | 第55-56页 |
附录二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