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4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3-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4页 |
1.1.3 课题来源 | 第14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4-24页 |
1.2.1 矿化垃圾生物反应器填埋场N_2O产生来源 | 第14-16页 |
1.2.2 N_2O产生的影响因素 | 第16-19页 |
1.2.3 硝化和反硝化过程对N_2O产生贡献区分技术 | 第19-21页 |
1.2.4 矿化垃圾生物反应器填埋场脱氮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 第21-24页 |
第二章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24-32页 |
2.1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技术路线 | 第24-26页 |
2.1.1 研究内容 | 第24页 |
2.1.2 研究思路及研究路线 | 第24-26页 |
2.2 实验设计 | 第26-28页 |
2.2.1 实验装置 | 第26-27页 |
2.2.2 实验材料 | 第27-28页 |
2.3 主要分析项目及方法 | 第28-30页 |
2.3.1 渗滤液及矿化垃圾指标测定方法 | 第28页 |
2.3.2 N_2O气体含量及15N-N_2O丰度测定方法 | 第28-29页 |
2.3.3 计算方法 | 第29-30页 |
2.4 试验运行安排 | 第30-32页 |
2.4.1 矿化垃圾生物反应器驯化实验 | 第30-31页 |
2.4.2 培养瓶培养实验 | 第31页 |
2.4.3 amoA、nosZ基因丰度实验 | 第31-32页 |
第三章 矿化垃圾生物反应器对比驯化研究 | 第32-36页 |
3.1 实验方案 | 第32页 |
3.2 最优驯化方式结果分析 | 第32-35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不同影响因素下渗滤液处理过程中N_2O产生分析 | 第36-52页 |
4.1 不同氨氮负荷条件下N_2O产生量及产生途径分析 | 第36-44页 |
4.1.1 实验方案 | 第36-37页 |
4.1.2 氮素含量变化分析 | 第37-39页 |
4.1.3 N_2O产生规律及产生途径分析 | 第39-44页 |
4.2 不同氧气浓度条件下N_2O产生量及产生途径分析 | 第44-51页 |
4.2.1 实验方案 | 第44页 |
4.2.2 氮素含量变化分析 | 第44-47页 |
4.2.3 N_2O产生规律及产生途径分析 | 第47-51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五章 氨氮负荷对脱氮功能细菌数量的影响分析 | 第52-61页 |
5.1 功能细菌定量测定 | 第52-57页 |
5.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52-53页 |
5.1.2 DNA提取 | 第53-54页 |
5.1.3 PCR扩增 | 第54页 |
5.1.4 TA克隆 | 第54-55页 |
5.1.5 引物设计与合成 | 第55-56页 |
5.1.6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56页 |
5.1.7 荧光定量PCR | 第56-57页 |
5.2 氨氮负荷对反应器内硝化和反硝化功能基因丰度的影响 | 第57-59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1-63页 |
6.1 结论 | 第61-62页 |
6.2 建议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