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职业技术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

职业教育专业课程可视化教学设计研究--以艺术设计类专业为例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一章 引言第11-25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第11-13页
        一、作为艺术的教学设计第11-12页
        二、职业教育的教学设计第12-13页
    第二节 研究内容第13-15页
    第三节 研究意义第15-16页
    第四节 研究现状第16-22页
        一、国外研究现状第16-19页
        二、国内研究现状第19-22页
    第五节 概念界定第22-25页
        一、可视化第22页
        二、可视化教学第22-23页
        三、可视化教学设计第23-25页
第二章 职业教育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设计的现状调查第25-37页
    第一节 调研对象与方法第25-26页
        一、调研对象与内容第25页
        二、研究方法第25-26页
    第二节 调研结果统计与分析第26-34页
        一、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师教学的基本状况第26-31页
        二、学生对教学的认知第31-34页
    第三节 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第34-37页
        一、教学理念和教学观念滞后第34页
        二、教学目标不突出第34-35页
        三、教学内容理论化第35页
        四、教学空间相对封闭,教学方式过于单一第35-37页
第三章 可视化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及原则第37-45页
    第一节 理论基础第37-41页
        一、脑科学研究理论第37-38页
        二、视觉思维理论第38-39页
        三、双重编码理论第39-40页
        四、认知负荷理论第40-41页
    第二节 可视化教学设计的原则第41-45页
        一、整合性原则第41-42页
        二、关联性原则第42页
        三、同一性原则第42-43页
        四、双途径原则第43-44页
        五、标识性原则第44-45页
第四章 职业教育艺术设计类专业可视化教学设计的构建第45-51页
    第一节 教学目标第45-47页
        一、按一定的序列性对教学目标进行设计第45-46页
        二、要实现个体与协作学习的统一第46页
        三、通过意义构建发散学生的思维第46-47页
    第二节 教学内容第47-48页
        一、用活化的、直观的知识构建教学内容第47-48页
        二、做到调控性和适应性相结合第48页
    第三节 教学方法与策略第48-51页
        一、创建任务驱动教学,促进知识消化吸收第48-49页
        二、小组协作教学,促进整体教学效果第49-50页
        三、科学设计认知活动,促进左右脑合理分工第50-51页
第五章 两种典型的可视化工具在职教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教学中的设计应用第51-68页
    第一节 先行组织者在艺术类专业课程教学中的设计应用第51-55页
        一、先行组织者的概述第51-52页
        二、先行组织者的分类第52页
        三、先行组织者在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设计中的具体应用第52-55页
    第二节 思维导图在艺术类专业课程教学中的设计应用第55-65页
        一、思维导图的内涵第55-58页
        二、基于思维导图的城市规划课程的教学设计案例分析第58-63页
        三、基于思维导图的室内设计课程的教学设计案例分析第63-65页
    第三节 艺术设计类专业可视化教学设计实践的总结与反思第65-68页
        一、艺术设计类专业可视化教学设计的积极作用第65-66页
        二、艺术设计类专业可视化教学设计的实践效果第66页
        三、艺术设计类专业可视化教学设计的实践反思第66-68页
结语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4页
附录一第74-76页
附录二第76-77页
致谢第77-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川西藏族题材工笔人物画研究
下一篇:交传口译实践中变译策略的运用--基于地方外事接待的口译实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