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Au2/CeO2催化CO氧化的DFT+U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第1章 绪论第9-20页
   ·课题背景第9页
   ·氧化铈的结构与性质第9-10页
   ·氧化铈的应用第10-12页
     ·氧化铈在催化方面的应用第10-12页
       ·在汽车尾气处理中的作用第10-11页
       ·在甲醇裂解催化反应中的作用第11页
       ·在CH_4、CO_2重整反应中的应用第11-12页
     ·氧化铈在发光材料中的应用第12页
     ·氧化铈在玻璃中的应用第12页
     ·氧化铈在陶瓷中的应用第12页
   ·纳米氧化铈的制备及影响因素第12-15页
     ·纳米氧化铈第12-14页
       ·制备方法的研究第13-14页
       ·影响纳米氧化铈活性的因素第14页
     ·负载或掺杂CeO_2的研究第14-15页
   ·氧化铈的理论研究第15-18页
     ·CeO_2储放氧性能的研究第15-17页
     ·CeO_2与小分子的相互作用第17-18页
     ·CO氧化机理的研究第18页
   ·本文的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第18-20页
     ·选题依据第19页
     ·研究内容第19-20页
第2章 密度泛函理论及计算方法第20-25页
   ·密度泛函理论第20-22页
     ·Thomas-Fermi模型和Hohenberg-Kohn(HK)定理第20页
     ·Kohn-Sham方程第20-22页
     ·常用的交换相关泛函第22页
   ·周期性超元胞和平面波方法第22-25页
     ·超元胞模型第22页
     ·Bloch定理第22-23页
     ·平面波方法第23页
     ·过渡态理论第23-24页
     ·DFT+U方法第24-25页
第3章 氧空位的形成及O_2的吸附第25-31页
   ·引言第25页
   ·计算方法及模型第25页
   ·结果与分析第25-30页
     ·氧空位的形成第26-27页
     ·氧气的吸附第27-28页
     ·超氧到过氧的转化机理第28-30页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4章 Au_x在CeO_2(111)面的吸附及CO在Au_x/CeO_2上的吸附第31-44页
   ·引言第31页
   ·计算方法及模型第31-32页
   ·结果与分析第32-43页
     ·Au_1在CeO_2(111)表面的吸附及CO在Au_1/CeO_2上的吸附第32-35页
     ·Au_2在CeO_2(111)面的吸附及CO在Au_2/CeO_2上的吸附第35-38页
     ·Au_(3-4)在CeO_2(111)表面的吸附及CO在Au_(3-4)/CeO_2上的吸附第38-40页
     ·过氧的作用第40-43页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5章 Aux/CeO_2表面CO的催化氧化第44-52页
   ·引言第44页
   ·计算方法与模型第44-45页
   ·结果第45-50页
     ·CO在Au_2/CeO_2(111)表面的氧化第45-48页
       ·CO被过氧氧化及催化剂的重生第45-46页
       ·CO被超氧氧化及催化剂的重生第46-48页
     ·CO在Au_4/CeO_2(111)表面的氧化第48-50页
   ·讨论第50-51页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6章 全文总结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6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1-62页
致谢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芳基邻二醇的化学—酶法去消旋化及(S)-N-boc-3-羟基哌啶的生物催化不对称合成研究
下一篇:氧化锌纳米线的制备及其对痕量H2S的气敏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