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2页 |
·课题背景 | 第10-11页 |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页 |
·本章小结 | 第11-12页 |
第2章 远程图像采集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 | 第12-16页 |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第12-13页 |
·监控端方案设计 | 第13-15页 |
·监控端的硬件方案设计 | 第13-14页 |
·监控端和服务器端的软件方案设计 | 第14-15页 |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第3章 监控端的硬件设计与实现 | 第16-30页 |
·DSP核心电路模块介绍 | 第16-22页 |
·电源模块设计过程 | 第17-18页 |
·DSP时钟设计 | 第18-19页 |
·DSP复位电路设计 | 第19-20页 |
·串口通信的设计过程 | 第20-21页 |
·JTAG接口设计过程 | 第21-22页 |
·外扩RAM电路设计过程 | 第22页 |
·步进电机控制模块 | 第22-25页 |
·步进电机的特点及应用 | 第23-24页 |
·步进电机的选择 | 第24-25页 |
·线阵相机控制模块 | 第25-29页 |
·LVDS的工作原理 | 第25-26页 |
·LVDS的应用与特性 | 第26-28页 |
·LVDS芯片的选择 | 第28-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4章 监控端下位机软件设计与实现 | 第30-38页 |
·DSP软件开发平台简介 | 第30-32页 |
·监控端下位机程序设计 | 第32-37页 |
·监控端下位机主程序 | 第32-33页 |
·监控端下位机参数配置 | 第33页 |
·监控端下位机对DALSA相机的控制 | 第33-36页 |
·监控端下位机对线阵相机采集方式的控制 | 第36页 |
·监控端下位机对图像宽度和扫描间隔的控制 | 第36-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5章 基于VC++6.0的监控端上位机及服务器端软件设计 | 第38-60页 |
·Visual C++与MFC编程基础简介 | 第38-44页 |
·基于TCP/IP协议的Winsock套接字 | 第39页 |
·C/S的两种连接方式 | 第39-43页 |
·WinSock简介 | 第43页 |
·WinSock主要扩充说明 | 第43-44页 |
·利用串行通讯实现对下位机控制 | 第44-45页 |
·串行通信的基本原理 | 第44页 |
·利用MSComm实现串行通信 | 第44-45页 |
·Windows多线程简介 | 第45-46页 |
·进程和线程 | 第45-46页 |
·MFC对多线程的支持 | 第46页 |
·VC++6.0编写DALSA 相机程序的前期准备 | 第46-48页 |
·监控端上位机各功能模块设计与实现 | 第48-50页 |
·相机IP地址的设定 | 第48-49页 |
·相机缓冲区的设定 | 第49-50页 |
·DALSA相机的两种触发模式 | 第50-54页 |
·内触发模式 | 第50页 |
·外部触发模式 | 第50-54页 |
·监控端上位机和服务器端主程序流程图 | 第54-56页 |
·监控端上位机主程序流程图 | 第54-56页 |
·服务器端主程序流程图 | 第56页 |
·图像的采集、压缩以及网络传输设计 | 第56-57页 |
·图像的采集过程 | 第56-57页 |
·图像的压缩 | 第57页 |
·图像的网络传输 | 第57页 |
·监控端上位机和服务器端界面 | 第57-59页 |
·监控端上位机界面 | 第57-58页 |
·服务器端界面 | 第58-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