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富锂锰基镍锰钴氧化物正极材料电压衰减机理的研究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36页
   ·引言第12-13页
   ·锂离子电池的结构与工作原理第13-14页
   ·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第14-18页
     ·层状LiMO_2第15-16页
     ·尖晶石型LiM_2O_4第16-17页
     ·橄榄石结构LiMPO_4第17-18页
     ·小结第18页
   ·LMR-NMC正极材料第18-24页
     ·LMR-NMC正极材料的结构第18-20页
     ·LMR-NMC正极材料的充放电机理第20-22页
     ·LMR-NMC的电压衰减第22-24页
   ·同步辐射X射线研究手段第24-26页
     ·高能X射线衍射第24-25页
     ·高分辨X射线衍射第25-26页
     ·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第26页
   ·本论文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意义第26-28页
 参考文献第28-36页
第二章 利用原位同步辐射技术对Li_2MnO_3结构形成的研究第36-52页
   ·引言第36-37页
   ·实验部分第37-40页
     ·Li_2MnO_3固相合成第37页
     ·高分辨X射线衍射(HRXRD)第37页
     ·原位HEXRD第37页
     ·原位XANES第37-38页
     ·因子分析第38-40页
   ·结构与讨论第40-46页
     ·原位HEXRD第40-42页
     ·非原位HRXRD第42-44页
     ·原位XANES第44-46页
   ·结论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2页
第三章 LiCoO_2/Li_2Co_2O_4结构与电化学性能研究第52-66页
   ·引言第52页
   ·实验部分第52-53页
     ·止极材料的固相合成第52-53页
     ·原位HEXRD第53页
     ·非原位HRXRD第53页
     ·电化学表征第53页
   ·结果与讨论第53-63页
   ·结论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6页
第四章 富锂锰基过渡金属氧化物结构和电化学活化机理第66-84页
   ·引言第66页
   ·实验部分第66-69页
     ·Li(Mn_(1-x)Ni_x)O_2(x=0.5,0.6,0.8,0.9)的合成第66页
     ·Li_2MnO_3的合成第66-67页
     ·Li_(1.2)Ni_(0.15)Mn_(0.55)Co_(0.1)O_2的热处理第67页
     ·Monte Carlo模拟第67页
     ·粉末衍射第67页
     ·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谱(XANES)第67-68页
     ·原位XRD第68页
     ·原位XANES第68页
     ·电化学表征第68-69页
   ·结果和讨论第69-80页
   ·结论第80-81页
 参考文献第81-84页
第五章 锰正离子在脱锂的锂锰氧化物中的迁移第84-100页
   ·引言第84-85页
   ·实验第85-86页
     ·原始材料第85页
     ·脱锂材料的制备第85-86页
     ·原位HEXRD第86页
   ·实验结果第86-92页
     ·脱锂Li_2MnO_3第86-90页
     ·脱锂LiMn_2O_4第90-92页
   ·分析讨论第92-95页
   ·结论第95-97页
 参考文献第97-100页
第六章 全文总结及下一步工作展望第100-102页
   ·全文总结第100-101页
   ·论文的创新之处第101页
   ·下一步工作展望第101-102页
致谢第102-104页
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04页

论文共10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多尺度非线性状态特征增强的旋转机械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下一篇:核设施虚拟样机中动态仿真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