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隋、唐至清前期(581~1840年)论文--明(1368~1663年)论文

明代宫廷饮食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英文摘要第4-7页
绪论第7-10页
 一、明代宫廷饮食研究现状第7-9页
 二、本文结构框架及史料说明第9-10页
第一章 宫廷饮食机构及其运作模式第10-20页
 第一节 外廷饮食机构光禄寺第10-16页
  一、光禄寺的沿革第10-11页
  二、光禄寺的机构设置及主要职能第11-16页
 第二节 光禄寺以外的宫廷饮食机构第16-20页
  一、尚膳监第16-18页
  二、尚食局第18页
  三、甜食房第18页
  四、酒醋面局及御酒房第18页
  五、饮食机构的协同合作第18-20页
第二章 饮食关系研究第20-29页
 第一节 君主与臣下的饮食关系第20-25页
  一、赐宴第20-22页
  二、特殊的筵宴第22-24页
  三、赐食第24-25页
 第二节 饮食礼仪从中央到地方的扩散第25-27页
  一、乡饮酒礼是中央宴会的迁移第26页
  二、乡饮酒礼的具体步骤第26页
  三、乡饮酒礼宣传的核心思想第26-27页
 第三节 宫中以家为单位的饮食关系第27-29页
  一、小家的概念和饮食方式第27-28页
  二、大家的概念和饮食方式第28-29页
第三章 明人饮食观念研究第29-35页
 第一节 正嘉以前的饮食著作和思想第29-31页
  一、《饮膳正要》及《饮食须知》第29-30页
  二、《易牙遗意》及《菽园杂记》第30-31页
  三、《升庵外集·饮食部》第31页
 第二节 正嘉以后的饮食著作和思想第31-33页
  一、《五杂俎》第31-32页
  二、《老饕集》与《陶庵梦忆》第32页
  三、《遵生八笺》与《四友斋丛说》第32-33页
 第三节 明人饮食思想在宫廷饮食中的反映第33-35页
  一、扭曲的“精致饮食观”第33页
  二、重口味的宫廷饮食第33-34页
  三、追求时鲜第34-35页
第四章 宫廷饮食的吸收与传承第35-39页
 第一节宫廷饮食的外来因素第35-37页
  一、汤饭第35-36页
  二、生菜包饭第36页
  三、明代宫廷吸收韩食的原因第36-37页
 第二节宫廷饮食至民间小吃的文化扩散第37-39页
  一、有关艾窝窝是不落夹的疑问第37页
  二、茶汤第37-38页
  三、奶皮第38页
  四、糍粑第38-39页
结论第39-41页
参考文献第41-44页
 一、古籍文献第41-42页
 二、今人专著第42页
 三、学术论文第42-44页
后记第44-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从坤宁宫的变化看清代统治者的满族坚守与多元文化认同
下一篇:中国北方早期青瓷研究